我国绿色高效化肥产品创新与产业发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秉强

作者: 赵秉强;袁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色高效肥料;缓释肥料;稳定性肥料;脲醛肥料;增值肥料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11 期

页码: 2143-21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绿色高效化肥因其供肥性好、利用率高、有利于协调作物高产施肥环境矛盾的特点,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我国绿色高效化肥研发始于20世纪70、8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大力研发,绿色高效化肥已经实现产业化,年产2000万t,应用面积达3300多万hm~2 (约5亿亩),作物增产100多亿kg,节肥200多万t。我国绿色高效化肥依据增产增效机理,主要有4大类:1)以包膜技术优化养分释放和供应的包膜缓释肥料;2)利用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调控氮肥在土壤中转化过程的稳定性肥料;3)尿素与醛类物质反应形成缩合物质,减缓尿素溶解过程的脲醛肥料;4)将微量高效生物活性增效载体与化学肥料科学配伍,通过综合调控“肥料-作物-土壤”系统改善肥效的增值肥料。今后我国绿色高效肥料的发展趋势:1)“等量增产”/“减量增产”或“减量不减产”;2)增效途径向综合调控“肥料-作物-土壤”系统转变,尤其重视调动作物根系的吸收功能;3)赋予肥料产品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强作物抗逆能力、保护和改良土壤等多元化功能;4)研发和使用具有生物活性,且安全、环保、可降解的天然/植物源材料;5)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多策略、多机制、多途径提高肥料应用效果;6)研发高效肥料与常规肥料装置一体化生产技术,实现大产能、低成本,避免二次加工;7)在满足养分高效利用的同时,还应满足集约化农业减少机械作业、轻减施肥的要求。

分类号: X322%F426.72

  • 相关文献

[1]新阶段化肥减量增效战略研究. 周卫,丁文成. 2023

[2]贵州辣椒生物效应及肥料利用率对稳定性肥料施用量的响应. 张萌,魏全全,芶久兰,刘藜,何池,卢宗云. 2021

[3]马铃薯地上垄体栽培模式中肥料对比试验. 赵海红,沙广臣,王士强,申宏波,顾鑫,杨晓贺,丁俊杰. 2013

[4]含硝化抑制剂复合肥对玉米的节肥增产效果研究. 肖焱波,杨丛梅,高强,韩宝文,贾良良. 2009

[5]缓释肥料养分缓释机制及研究进展. 赵晓龙,俄胜哲,袁金华,吴步梅,邵琪,赵天鑫,路港滨,张鹏,刘雅娜. 2024

[6]稳定性长效复合肥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 肖焱波,杨丛梅,高强,贾良良. 2009

[7]配伍增值型复混(合)肥料制备与应用. 刘荣,韩效钊,郑曙峰,沈浩,郑之银,阚画春,张旭,刘昆. 2020

[8]发展尿素增值技术促进尿素产品技术升级. 赵秉强. 2013

[9]发展尿素增值技术 促进尿素产品技术升级. 赵秉强. 2013

[10]腐植酸肥料就是绿色低碳肥料. 袁亮,赵秉强. 2020

[11]缓释肥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 刘藜,周瑞荣,孙锐锋,肖厚军,朱方宇. 2011

[12]缓释肥料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 周瑞荣,孙锐锋,肖厚军,苟久兰. 2010

[13]松香凹凸棒石粘土包膜尿素的制备及缓释性能的研究. 朱鸿杰,陈天虎,彭书传. 2011

[14]缓释化肥再认识. 奚振邦. 2006

[15]缓释肥对甜菜产质量和土壤中脲酶活性的影响. 刘娜,周芹. 2019

[16]减氮量施用缓释氮肥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硝/铵态氮含量剖面分布的影响. 赵聪,张伟,刘化涛,王晓娟,黄学芳,黄明镜,张冬梅,王娟玲. 2020

[17]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养分释放特征. 张玉树,丁洪,郑祥洲,秦胜金. 2011

[18]甲壳素包裹缓释肥料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 刘书琦,赵显峰,张文清,徐四新. 2008

[19]我国新型肥料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之一 生产适合大田作物施用的缓释肥料. 赵秉强,杨相东,李燕婷. 2012

[20]秸秆与缓释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孙会峰,周胜,付子轼,陈桂发,邹国燕,宋祥甫.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