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和稳定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产焰坤
作者: 产焰坤;郑厚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品种;产量性状;遗传相关;稳定性;育种目标
期刊名称: 江西棉花
ISSN: 1006-0499
年卷期: 1992 年 01 期
页码: 21-24
摘要: 本文根据1989~1990年度安徽省不同生态棉区的5个棉花新品种试验的有关产量性状的遗传、稳定性参数的分析,旨在对当前这几个新品种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作出评价,从而为其合理利用和对这些品种进行改良及更高产量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对近几年育成的棉花新品种进行多年、多点试验结果的初步分析表明:在长江流域棉区进行棉花新品种选育,要想产量超过泗棉2号10%以上,其育种目标应确定为,在保持单株结铃性、单铃重与泗棉2号相当的基础上,着重提高衣分;在选择策略上,应加强对衣指选择,以利产量与纤维品质协调增长。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优质油菜新品种丰产稳产适应性及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 赵坚义,张冬青,陈曼玲,王炳炎. 1993
[2]冀丰554与河北省主推棉花品种的产量性状和生理指标比较研究. 李妙,朱继杰,赵红霞,王士杰,王旗,郑莎莎,万艳霞,张晓,黄瑞恒. 2014
[3]南疆棉花历史主栽品种产量性状演变规律研究. 王俊铎,梁亚军,龚照龙,艾先涛,郑巨云,李雪源,吐尔逊江,莫明,多力坤. 2015
[4]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薛红,宁海龙,杨兴勇,董全中,张勇,张明明,李微微. 2020
[5]海岛棉早熟性与产量性状遗传相关分析. 孔杰,宁新民,孔庆平,赵其波,曲延英. 2007
[6]陆地棉产量与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郑巨云,王俊铎,艾先涛,多力坤,梁亚军,莫明,吐逊江,李雪源,龚照龙. 2013
[7]早籼杂交稻粒形和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 林强,梁康迳,郑秀平,吴志源,周天理,周元昌. 2009
[8]冬播春性小麦产量相关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史华伟,孙黛珍,王曙光,史雨刚,杨进文,闫雪,王绘艳,景蕊莲,范华. 2017
[9]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灌浆期功能叶片的遗传特性. 钱雪娅,景蕊莲,王辉,昌小平. 2009
[10]山东省不同生态区花生产量及产量性状稳定性分析. 吴正锋,王才斌,杜连涛,刘云峰,郑亚萍,孙奎香,冯昊,孙学武. 2008
[11]早熟陆地棉新陆早51号主要性状稳定性及适应性分析. 马晓梅,李保成,周小凤,董承光,李生秀,王新. 2016
[12]棉花新品种冀1316主要性状稳定性分析. 王凯辉,耿香利,谷峰,郭宝生,刘素恩,耿军义. 2011
[13]杂交水稻产量性状稳定性及其相关性研究. 郑家奎,赵甘霖,朱永川,万先齐,丁国祥. 2001
[14]杂交中粳Ⅲ优98产量性状综合分析. 白一松,杨联松,葛伟强. 2002
[15]辽宁省棉花品种现状、问题与对策. 崔再兴,高艳平,孙长君,胡玉枢,杨正书. 2005
[16]张謇在中国近代棉种改良事业中的历史地位. 徐纪嘉,何林池. 2001
[17]中杂302棉花. 王德生. 2009
[18]荃银棉花新品种在江苏沿海棉区的示范情况. 许乃银,王林,张克龙,张从合,周桃华. 2014
[19]试用模糊概率对北疆历年种植的12个棉花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褚贵新,李予霞,孙杰,朱惠民,伍伟斌. 1999
[20]植保无人飞机对4种棉花喷施脱叶催熟剂的效果研究. 蒙艳华,蒙艳华,王美美,胡红岩,梁自静,兰玉彬.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隆平702选育与制种技术
作者:陈恩银;韩坤龙;产焰坤
关键词:玉米;隆平702;制种技术
-
玉米新品种华皖267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陈恩银;杨二波;产焰坤
关键词:夏播玉米;华皖267;高产;栽培技术
-
提高玉米种子生产质量技术与措施
作者:陈恩银;产焰坤
关键词:
-
玉米隆平206高产制种技术
作者:陈恩银;产焰坤
关键词:玉米;隆平206;制种技术
-
抗虫杂交棉爱杂11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作者:产焰坤;潘泽义
关键词:杂交棉;选育;栽培技术;爱杂11号
-
安徽淮北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作者:顾江涛;钱坤;章东方;产焰坤;何传龙;赵义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防治
-
杂交中粳金奉19高产高纯度制种技术
作者:吴文革;潘泽义;孙明;杨可胜;陈文彬;产焰坤;陈周前
关键词:杂交中粳;金奉19;高产;高纯度;制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