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优良恢复系福恢676的粒形及米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连玲

作者: 连玲;周鹏;郑菲艳;朱永生;郑燕梅;王福祥;何炜;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福恢676;粒形;米质;Wx基因;基因表达分析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127-1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福恢676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丰产性、抗逆性、优质性及适应性”水稻育种策略指导下育成的强优势恢复系。对福恢676的粒形和米质进行相关研究,可以为该恢复系更好地应用于育种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福恢676、亲本明恢63和蜀恢527、恢复系明恢86和福恢673种植于福州、泉州及三明试验基地,收获成熟种子,自然晒干。测量各恢复系的谷粒长、宽及厚度,称取千粒重,测定各恢复系的米质,并进行比较分析。采用CTAB法提取水稻基因组DNA,PCR扩增Wx基因片段,采用限制性内切酶Acc I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分析,根据琼脂糖电泳结果及测序分析确定Wx基因第一内含子+1位碱基类型。采用Trizol法提取水稻种子总RNA,进一步采用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灌浆不同时期控制粒形和米质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福恢676的谷粒长大多为10.0~11.0 mm,宽约2.70 mm,厚约2.00 mm,千粒重27.0~31.0 g。福恢676的糙米率大于81.0%,胶稠度大于60.0 mm,直链淀粉含量在13.0%~18.0%,达到一级米标准;福恢676的整精米率高于其他4个恢复系,垩白率和垩白度高于亲本明恢63与蜀恢527,低于明恢86和福恢673。福恢676和其他4个恢复系中Wx基因第一内含子+1位碱基均为T,即Wx基因型为Wxb。福恢676中控制粒形相关基因GL7的表达在灌浆11 d时明显下降;GS3、SGL和GIF1的表达先升高后降低,且在灌浆7 d时表达量最高;GW8的表达先降低后升高,且在灌浆11 d时表达量最高。福恢676中控制米质相关基因Chalk5的表达量在灌浆7 d时最高,而在11d时几乎不表达;ALK、OsSSI、OsBEIIb的表达先升高后降低,在灌浆7 d时表达量最高,且表达模式与其他4个恢复系中的完全不同。【结论】福恢676的谷粒较长,整精米率较高,糙米率、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达到一级米标准,Wx基因型为Wxb,福恢676中控制粒形基因GL7、GS3和米质基因ALK、OsSSI、OsBEIIb的表达模式与其他4个恢复系中有明显不同。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蓝、紫粒小麦Wx基因分子检测及部分氨基酸含量分析. 任文斌,谢三刚,吴翠翠,杨慧勇,李素娟,杨娜,高明,宋昱,谢飒英. 2014

[2]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遗传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李广贤,姜明松,姚方印,宫德英,袁守江,陈峰,侯恒军. 2008

[3]青稞Wx基因多态性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 吴昆仑,赵媛,迟德钊. 2012

[4]新疆小麦品种Wx基因组成及其淀粉糊化特性研究. 王亮,穆培源,徐红军,庄丽,桑伟. 2010

[5]小麦Wx基因近等基因系的创制及其对直链淀粉含量、面条感官品质的影响. 于春花,别同德,王成,张晓,吴荣林,程晓明,王灿国,赵芸,程顺和. 2012

[6]贵州糯质小麦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程斌,辛智海,高旭,隋建枢,曹宁,丁延庆,何庆才,张立异. 2017

[7]杂交水稻骨干亲本Wx基因第一内含子+1位碱基多态性分析. 连玲,潘丽燕,朱永生,许惠滨,郑燕梅,何炜,罗曦,王颖姮,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2019

[8]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糯稻种质. 陈峰,姜艳芳,焦晓真,张华,朱文银,姜明松,徐建第. 2023

[9]贵州地方稻种Wx基因序列多样性分析. 孙一丁,马继琼,杨奕,陈惠查,焦爱霞,谭金玉,阮仁超,许明辉. 2019

[10]水稻不同Wx等位基因对籽粒直链淀粉积累特性的影响. 滕斌,王力,吴敬德,张琛,张瑛. 2014

[11]野生稻Wx基因(CT)n卫星序列和第一内含子SNP特征标签初探. 王炎炎,孙一丁,马继琼,杨奕,许明辉. 2016

[12]江苏淮北部分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相关重要基因的检测. 周淼平,杨丹,杨学明,姚金保,张平平,张鹏. 2014

[13]糯小麦Wx基因的遗传特性. 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王书文. 2004

[14]利用HRM功能标记检测黑龙江省水稻种质资源Wx和fgr的基因型分布. 郭震华,罗文龙,黄翠红,陈志强,黄晓群,刘传雪,张兰民. 2016

[15]糯性小麦及Wx基因研究进展. 欧巧明,倪建福,叶春雷. 2006

[16]中国糯玉米wx基因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中国糯玉米wx基因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姚坚强,鲍坚东,朱金庆,桂毅杰,沈秋芳,胡伟民,樊龙江. 2013

[17]小麦地方品种Wx基因构成分析. 王子宁,郭北海,张艳敏,温之雨,李洪杰,石云素. 1999

[18]新疆部分小麦材料淀粉品质基因等位变异的分子鉴定及其分布. 哈力旦·依克热木,周安定,芦静,曹俊梅,刘联正,张新忠. 2017

[19]水稻Wx-YMZC标记的开发与利用. 邱东峰,殷明珠,张再君,辜大川. 2015

[20]wx基因缺失遗传效应在强筋小麦育种中的利用. 杨雪峰,宋维富,赵丽娟,刘东军,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张宝辉,王晓楠.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