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抗氧化活性组分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金银萍

作者: 金银萍;侯微;高薇;刘俊霞;王玉帅;焉石;王英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五味子;抗氧化;活性组分;提取工艺;正交试验;洗脱物;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

期刊名称: 中国药房

ISSN: 1001-0408

年卷期: 2016 年 19 期

页码: 2622-262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筛选五味子抗氧化的活性组分。方法: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半数清除浓度,IC50)为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及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优化五味子的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对五味子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以水和10%、30%、50%、70%、95%乙醇梯度洗脱,分别得到组分SC-0、SC-10、SC-30、SC-50、SC-70、SC-95,以IC_(50)和总抗氧化能力(ABTS法测定)为考察指标(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优选五味子抗氧化活性组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五味子各组分的5种木脂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五味子的最优提取工艺为60%乙醇、料液比1∶14、提取2.0 h;验证试验中IC_(50)平均值为23.81 mg/ml(RSD=0.52%,n=3);SC-0无抗氧化活性,其余各组分IC50值由低到高(即清除能力大小)为阳性对照>SC-50>SC-30>SC-95>SC-70>SC-10;总抗氧化能力大小为SC-50>阳性对照>SC-30>SC-70>SC-95>SC-10;各组分中5种木脂素总含量大小为SC-70>SC-50>SC-95>SC-30。结论:50%乙醇洗脱物为五味子抗氧化的活性组分。

分类号: R284

  • 相关文献

[1]落葵种子蛋白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菌和抗氧化特性分析. 张清,桂萌,高亮,周康,李军. 2019

[2]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五味子木脂素的提取工艺. 金银萍,王博,刘兴医,逄世峰,薛禹臣,王英平. 2017

[3]北五味子不同部位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魏盼盼,李爱民,张正海,苗高健. 2011

[4]驴血蛋白酶解制备抗氧化肽工艺优化. 王爽,刘雪松,江波涛. 2023

[5]五味子不同部位黄酮和酚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 金银萍,曲正义,崔丽丽,朴向民,郭靖,王英平. 2018

[6]五味子及其提取物在家禽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满雨,赵秀华,刘国君. 2015

[7]五味子抗糖尿病和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 金银萍,李珊珊,郑颖,郭靖,焉石,王英平. 2017

[8]五味子及其提取物在鸡日粮中的应用研究. 李满雨,赵秀华,刘国君. 2015

[9]五味子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与前景. 郑晓霞,赵姝婷,王荣灿,侯微. 2023

[10]正交试验法优选山药中低聚糖的提取工艺. 帅欧,吴志刚,林励,陈地灵,庄满贤,张光宪,张鹏. 2010

[11]辣蓼总黄酮提取工艺筛选及优化. 向蓉,何立美,陈文露,高彪,袁明贵,罗胜军,徐志宏,彭新宇. 2019

[12]高压脉冲电场法快速提取鹿茸提取物工艺研究. 赵景辉,王再幸,赵伟刚,李荣峰,陈立志,赵明忠,徐志臣. 2011

[13]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三山散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罗永江,高雅琴,王贵波,张康,李维红,杨晓玲,席斌,郭天芬,王宏博,杜天庆. 2021

[14]正交设计优选舒心胶囊原料药的水提工艺. 许利平,杨剑芳,王欣苗,于萍,王燕,穆阳,庞鑫. 2009

[15]正交试验优选柴胡超声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王春兰,孙成贺. 2009

[16]高压脉冲电场法提取鹿筋蛋白质和浸膏的工艺研究. 赵景辉,王再幸,王英平,赵伟刚,李荣峰,孙成贺. 2010

[17]正交法优化大青叶有机酸提取工艺条件. 毛晓芳,梁剑平. 2011

[18]药用真菌樟芝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及活性的研究. 刘华,周堃,贾薇,张劲松,潘迎捷. 2007

[19]正交试验法优选中药抗球虫散剂TF-103提取工艺. 张丽芳,薛飞群,费陈忠. 2005

[20]正交试验法筛选白虎定喘口服液提取工艺研究. 赵增成,黄中利,林树乾,李桂明,冯敏燕,杨世发,傅剑,宋敏训,李颖.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