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Bt基因棉杂交组合性状优势及遗传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瑞敏
作者: 崔瑞敏;王兆晓;耿军义;刘存敬;刘素恩;史立强;黎鸿慧;闫芳教;张香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杂交组合;性状;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03 年 7 卷 S1 期
页码: 11-15
摘要: 分析了转Bt基因棉杂交组合F_1和F_2产量性状、农艺性状、纤维品质的杂种优势以及这些性状在F_1,F_2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杂交组合F_1霜前皮棉产量、株高、铃重、衣分、霜前花率等性状具有明显的正向优势,而果枝数、单株铃数、生育期、2.5%跨长等则呈现负效应;这些性状优势在F_2代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产量、霜前花率、单株铃数降幅较大,铃重、衣分、籽指虽比F_1有所降低,但仍表现为正向优势。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早熟陆地棉与转Bt基因棉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 王旭文,刘丽,孔宪辉,王娟,余渝. 2020
[2]转基因抗虫棉sGK9708与不同类型品种杂种的遗传及优势分析. 杜雄明,周忠丽,潘兆娥,庞保印. 2003
[3]陆地棉不同群体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杜雄明,周忠丽,潘兆娥,庞保印. 2004
[4]转Bt基因棉杂种优势及性状配合力研究. 靖深蓉,郭立平,袁有禄,王海林. 2000
[5]木豆杂交组合主要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K.B.Saxena,R.V.Kumar,杨示英. 2006
[6]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组合光合特性及杂种优势分析. 陈海玲,吴立伟,石凤翎,蔡丽艳,刘芳,徐军,高翠萍,伊凤艳. 2013
[7]加工番茄的杂种优势. 王永飞,王鸣,王得元,王雷. 1998
[8]斑节对虾2个地理种群自交与杂交F1的生长性能. 李永,黄建华,杨其彬,周发林,苏天凤,江世贵. 2012
[9]用杂种基因型值、杂种优势评定双低油菜杂交组合. 张书芬,田保明,王建平,朱家成,文雁成,刘建明. 2002
[10]16份早熟陆地棉材料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 赵福相,王旭文,孔宪辉,刘文豪,乔金鑫,刘丽,司爱君,袁路,余渝. 2023
[11]小麦远源杂交种光合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赵小光,翟周平,尚毅,柴靓,赵鹏涛. 2023
[12]绿盲蝽危害后转Bt基因棉花嫩叶的几个生理指标变化特征分析. 刘昱,张培通,陈兵林,郭文琦,张恒友. 2013
[13]江苏沿海棉区蜘蛛优势种在转Bt基因棉的棉田动态分布. 徐文华,吴春,王瑞明,单晓玲,武进龙. 2004
[14]转Bt基因棉与棉田绿盲蝽趋性有关的生理特征分析. 刘昱,张培通,陈兵林,郭文琦. 2012
[15]蜘蛛常见种在两类棉田的消长动态与分布. 严克华,钱泽岭,曹琴,单晓林,陈辉民. 2004
[16]黄河流域棉区转Bt基因棉种植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娜日苏,红雨,杨殿林,赵建宁,李刚,娜布其,刘玲. 2011
[17]转Bt基因棉挥发性气味的化学成分及其对棉铃虫的电生理活性. 许崇任,Marie BENGTSSON,Peter WITZGALL,Peter ANDERSON. 2002
[18]转基因抗虫棉对新疆棉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影响. 吴孔明,李号宾,汪飞,孙世龙,李祥烨. 2004
[19]人工模拟“庇护所”和“非庇护所”条件下棉铃虫对Bt棉的抗性演变. 肖留斌,孙厚俊,柏立新. 2011
[20]转Bt基因抗虫棉和有色棉苗期耐盐性差异研究. 李维江,张冬梅,唐薇,董合忠.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GhLhcb2A1基因在陆地棉低温和干旱响应中的功能
作者:蔡肖;刘存敬;张素君;李兴河;王海涛;唐丽媛;张建宏
关键词:陆地棉;GhLhcb2A1;低温;干旱;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
-
北方接坝地区冷棚吊蔓香瓜种植技术
作者:王春红;张芳;宣梅;张海娜;刘素恩
关键词:北方接坝地区;冷棚;吊蔓香瓜
-
棉花种质立枯病抗性室内鉴定
作者:郭宝生;李丹;赵存鹏;潘转霞;刘素恩;王凯辉;杨六六;耿军义
关键词:棉花;立枯病;抗病鉴定
-
转基因抗虫棉冀棉3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赵存鹏;李丹;刘素恩;王凯辉;张海娜;耿军义;郭宝生
关键词:棉花;品种选育;冀棉30;纤维品质;抗病性;栽培技术
-
油葵新品种冀葵3号及绿色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作者:王凯辉;赵存鹏;耿军义;刘素恩;郭宝生;李丹;张海娜
关键词:
-
陆海渐渗系F2群体纤维品质性状数量遗传分析
作者:李兴河;刘存敬;唐丽媛;张素君;蔡肖;王海涛;张香云;张建宏
关键词:棉花;纤维品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遗传率
-
种植密度对适宜机采棉花品系农艺和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
作者:王海涛;刘存敬;唐丽媛;张素君;蔡肖;李兴河;马文娜;韩俊伟;张香云;张建宏
关键词:棉花;种植密度;机采性状;黄萎病;产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