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琪

作者: 苏琪;张述宽;陈坤;杨耀迥;滕辉升;刘亚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性状;配合力

期刊名称: 大众科技

ISSN: 1008-1151

年卷期: 2011 年 11 期

页码: 148-151

摘要: 通过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16个自交系组配的55个杂交组合的10个性状(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出籽率、单株产量和百粒重)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p1-2、p2-9的各性状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表现优良,组合p2-4×p1-2、p2-10×p1-3、p2-11×p1-5的产量性状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表现优良。灰色相关分析表明,各数量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关联系数大小依次是穗粗、穗行数、百粒重、穗长、株高、行粒数、出籽率、秃尖长、穗位高。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高淀粉玉米种质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唐跃文. 2006

[2]10个糯玉米自交系育种潜力分析. 张振良,薛林,黄小兰,赵俊宇,陆虎华,陈国清,郝德荣,冒宇翔,周广飞,石明亮. 2017

[3]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印志同,邓德祥,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 2005

[4]玉米自交系性状的聚类分析. 印志同,薛林,邓德祥,卞云龙,陈国清,陆虎华,黄小兰,石明亮,杨水英. 2004

[5]中国玉米自交系植株性状分析. 李凌雨,阎彩清,邢亚静,王学雄. 2002

[6]对玉米早代系选育几个性状的探讨. 王树春,檀国庆,刘兴二,金明华. 1993

[7]22个早熟乌克兰玉米自交系性状表现及对丝黑穗病抗性的评价. 孙广全,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 2014

[8]玉米自交系414配合力及杂优模式分析. 薛林,印志同,胡加如,陈国清,陆虎华. 2006

[9]Suwan种质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沈建华,任洪,徐如宏,王春梅. 2012

[10]7个旅大红骨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及评价. 彭雷,李季竹,金明华,苏义臣,杨伟光. 2008

[11]几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 刘鹏,任英,闫丽娜. 2004

[12]玉米自交系YJ7不同密度下配合力效应及杂种优势分析. 张振良,陆虎华,陈国清,郝德荣,吴嘉点. 2015

[13]几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 蔡志飞,陆虎华,陈国清,薛林,黄小兰. 2001

[14]内蒙古主推玉米品种部分自交系产量配合力分析及其遗传关系研究. 孙峰成,冯勇,苏二虎,张来厚,赵瑞霞,刘志雄,石海波. 2011

[15]14份引进美国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 张新,鲁晓民,曹丽茹,张前进,魏昕,郭金生,王振华. 2020

[16]同一群体的12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 石运强,孙艳杰,景玉良,邵勇,魏国才,南元涛,金振国,高利,冯鑫. 2019

[17]53份玉米循环群体选系材料的配合力分析. 高婷婷,路明,张志军,郑淑波,王敏,周旭东,王楠,杨伟光,刘文国. 2019

[18]几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张洋. 2018

[19]25份引进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及利用潜力分析. 魏建伟,岳海旺,陈淑萍,谢俊良,彭海成,卜俊周. 2021

[20]玉米自交系KA105和91227的配合力分析. 杨彦忠,周玉乾,连晓荣,周文期,王晓娟,刘忠祥,何海军,寇思荣.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