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人工湿地的水力效率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兴国

作者: 刘兴国;程峰;赵宇曦;肖舒文;孙照云;王婕;顾兆俊;程果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模块化人工湿地;植物;布水方式;水力负荷;水力效率

期刊名称: 湿地科学

ISSN: 1672-5948

年卷期: 2022 年 20 卷 004 期

页码: 475-4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传统的潜流式人工湿地主要利用卵石、砾石、炭渣等填料构建,存在着施工成本高、易堵塞和适应性低等问题.为了解决潜流式人工湿地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人工湿地模块,于2019年5月至10月,在上海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池塘生态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基地,构建了模块化人工湿地;采用脉冲示踪剂分析法,在植物种植、布水方式和水力负荷的6种组合方式下,研究了示踪剂在模块化人工湿地中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和模块化人工湿地的水力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模块化人工湿地中,植物根系易形成"滞水区",减小了模块化人工湿地的有效体积比,缩短了平均水力停留时间,使模块化人工湿地水力效率增大;布水方式对模块化人工湿地的水力效率影响很大,与中间集中进水和侧表面均匀进水的布水方式下的水力效率相比,在全横断面均匀进水的布水方式下,模块化人工湿地的水力效率分别提高了 155.60%和17.06%,进水水流分布越均匀,模块化人工湿地系统内的水流态越接近理想推流态;随着模块化人工湿地中水力负荷的增加,水流速度增大,植物根系对水流的滞留作用减弱,水流停留时间产生的影响减弱,模块化人工湿地系统达到稳定的时间和最大浓度的时间缩短,但是超过最小水力停留时间后,其水力效率迅速减小;与传统推流式和波流式人工湿地相比,模块化人工湿地中种植的植物、布水方式和水力负荷对其水力效率有显著影响.

分类号: X171.1

  • 相关文献

[1]两种不同布水方式对生物砂滤池去除厌氧消化液氨氮的影响. 樊战辉,邓良伟,羊依金,李淑兰,张国治,郑丹. 2011

[2]强化CRI系统布水方式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 蒲小东,魏世清,宋立,席江,王智勇,刘刈,邓良伟. 2014

[3]多级串联表面流人工湿地对河蟹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周新伟,沈明星,金梅娟,王海候,施林林,陆长婴,陶玥玥. 2017

[4]适于稻作的水处理系统构建及运行效果. 高毛林,陶玲,李晓莉,毛梦哲,陆光全,李谷. 2016

[5]水力负荷对3种滤料生物挂膜和溶解无机氮去除效果的初步研究. 王威,曲克明,王海增,朱建新,崔正国,赵倩. 2012

[6]不同水力负荷下薄荷去除养殖水氮磷研究. 陈检锋,王志远,尹梅,陈华,苏帆,卫坚强,高朝双,洪丽芳,付利波. 2019

[7]不同水力负荷沼液栽培水生经济植物效果研究. 叶美锋,吴晓梅,吴飞龙,林代炎. 2019

[8]组合湿地在通风强化条件下循环处理鲟鱼养殖废水研究. 林玉良,李谷,张世羊,陶玲,李晓莉,张珂. 2011

[9]不同水力负荷对两种生态沟渠内沉水植物苦草净化效果的影响研究. 蔡敏,崔娜欣,张旭,陈桂发,周丽,邹国燕. 2024

[10]不同水力负荷下凤眼莲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去除的表观贡献. 张志勇,郑建初,刘海琴,陈留根,严少华. 2011

[11]凤眼莲净化塘与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养殖尾水的净化效能. 刘丽珠,张志勇,宋伟,刘海琴,王岩,张君倩,张迎颖. 2015

[12]复式潜流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商平,白涛,杨健,李彦,杨殿林. 2014

[13]人工湿地净化海水养殖外排水影响因素与效果实验研究. 张海耿,崔正国,马绍赛,张聪,曲克明,马健. 2012

[14]组合生物滤池对养殖废水的净化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世羊,张胜花,张翔凌,王广军. 2017

[15]不同水力负荷下凤眼莲去除氮、磷效果比较. 张志勇,常志州,刘海琴,郑建初,陈留根,严少华. 2010

[16]复式潜流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商平,白涛,杨健,李彦,杨殿林. 2013

[17]人工湿地处理农村地区污水研究进展. 张涛,刘长娥,陈桂发,周胜. 2015

[18]人工湿地冬季净化减排水产养殖废水效果. 陶玲,李谷,袁龙义,吴恢碧,李晓莉,赵巧玲. 2009

[19]DNA分子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在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别同德,张伯桥,高德荣,程顺和,马谈斌. 2008

[20]红萍供氧装置及其试验研究. 陈敏,刘夏石,刘中柱.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