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黑斑原鮡的人工繁殖初报(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建设

作者: 闵治平;李宝海;潘瑛子;邓晓川;王万良;张驰;龚君华;扎西拉姆;陈美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西藏;黑斑原鮡;人工繁殖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6 年 08 期

页码: 1952-1955

摘要: 为了解决黑斑原鮡的人工繁殖技术,该文以雅鲁藏布江特有的黑斑原鮡为研究对象,选取86尾体重在0.065~0.25 kg的雌鱼,15尾平均体重在0.30 kg的雄鱼,雌鱼采用胸鳍注射的方式注射催产药物。结果显示,雌鱼人工授精尾数为59尾,受精卵总重量为897.5 g,总卵量为57 440粒,平均怀卵量为1 194粒,怀卵量与体重呈显著相关。平均催产率为69%,平均受精率为73.5%,黑斑原鮡受精卵孵化水温为13~14℃,溶氧量6.0~7.2 mg/L,胚胎发育所需积温范围为2 592~2 916℃·h。这一套全人工繁殖技术的成功,对黑斑原鮡的人工养殖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西藏黑斑原鮡消化道寄生蠕虫的分布类型及种间关系. 潘瑛子,付佩佩,王且鲁,周建设,牟振波,胡光冉. 2021

[2]西藏黑斑原鮡胚胎发育观察. 潘瑛子,李宝海,格桑加措,刘海平,周建设. 2018

[3]西藏黑斑原鮡胚胎发育观察. 潘瑛子,李宝海,格桑加措,刘海平,周建设. 2018

[4]黑斑原鮡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陈美群,李宝海,周建设,潘瑛子,张驰,扎西拉姆. 2016

[5]黑斑原鮡卵黄囊期仔鱼生长与发育的研究. 陈彦伶,邓晓川,李华,杜军,杨焕超. 2020

[6]黑斑原鮡肝脏与副肝代谢差异比较. 张颖,马波,李雷,尹家胜,李宝海,周建设. 2022

[7]病死黑斑原鮡表皮和肠道微生物群落研究. 周建设,潘虎,陈美群,潘瑛子,张驰,王万良,李宝海. 2018

[8]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皮肤RNA-Seq数据中补体样组分分析. 张颖,马波,李宝海,尹家胜,储明星. 2022

[9]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和D-loop区序列的雅鲁藏布江中上游黑斑原鮡遗传多样性分析. 孙超,周建设,王万良,王壮壮,何昊明,户国,普布. 2024

[10]黑斑原鮡皮肤组织结构及其COL1A1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张颖,尹家胜,马波,李宝海,牟振波. 2021

[11]中国紫蛤的人工育苗. 吴进锋,陈素文,陈利雄,朱长波,奚祝生,庄娘惜. 2009

[12]斑鱯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周路,周涛,杨凯,杨兴,李道友. 2008

[13]岩原鲤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黄辉,李正友,杨兴,张竹青,申晓东. 2008

[14]人工繁殖细鳞斜颌鲴. 朱桦. 1997

[15]尖吻细鳞鲑胚胎及仔、稚、幼鱼发育的研究. 杜佳,徐革锋,韩英,牟振波. 2010

[16]野生斑鳠人工繁殖试验. 周路,杨凯,杨兴,李道友,周涛,李正友. 2008

[17]长臀鮠的人工繁殖试验. 张竹青,周路,杨凯,杨昌齐,李道友,詹飞. 2012

[18]贵州山区西伯利亚鲟人工繁殖研究. 杨兴,刘霆,周洲,张龙涛,蒋晓红. 2012

[19]长尾彩鲫人工繁殖及苗种体色变化观测试验. 胡世然,李建光,张竹青,朱玲,蒋晓红,刘艳. 2009

[20]非洲鲶雨季与旱季的人工繁殖效果. 胡世然,李建光,朱玲,Jonathan Akeodi.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