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的作用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姚建仁
作者: 劭向东;赵静;郑永权;王政国;焦淑贞;姜志毅;张国光;高大新;韩广珠;王丽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林丹;作用机制;神经毒性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与发展
ISSN: 1005-4944
年卷期: 1993 年 01 期
页码: 10-13+47
收录情况: CSTPCD
摘要: 本文根据动物染毒后的生理生化效应.离体培养和模型试验的结果,重点介绍了林丹作用机制研究的进展情况.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不同培养条件对堆肥中降解纤维素林丹复合菌系分解能力的影响. 牛俊玲,崔宗均,秦莉,李彦明,李国学. 2008
[2]超声辅助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六氯苯、林丹及硫丹. 侯德坤,何江,呼日乐达瓦,张福金,张敏,张婷瑜,张欣昕,姚一萍. 2015
[3]林丹致癌作用研究概况. 邵向东,赵静,王政国,焦淑贞,郑永权,韩玉墀,阎俊久,周恺,赵钰. 1993
[4]林丹的致敏、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姚建仁,赵静,焦淑贞,王政国,郑永权,韩玉墀,阎俊久,赵珏,周恺. 1993
[5]林丹防治成虫期小麦吸浆虫药效、残留及对天敌影响的研究. 姚建仁,倪汉祥,邵向东,屈振刚,张淑芬. 1998
[6]在某些农林害虫防治中起用林丹前景的探讨. 王政国,焦淑贞,郑永权,赵静,张国光,高大新,韩广珠. 1990
[7]新疆和田地区棉花施用林丹跟踪监测总结. 季瑞根,徐建辉,黄全生,冯怀章,张星魁,陈文达,刘志兵,刘舞玲. 1997
[8]林丹对鸟类和其它动物的影响. 姚建仁,赵静,王政国,郑永权,焦淑贞,王丽辉,韩玉墀,阎俊久,周恺,赵珏. 1993
[9]林丹对鼠的毒性. 姚建仁,赵静,郑永权,王政国,焦淑贞,阎俊久,韩玉墀,周恺,赵珏. 1993
[10]林丹对微生物及水生生物的毒性. 姚建仁,赵静,王政国,焦淑贞,郑永权,姜志毅,张国光,高大新,韩广珠,王丽辉. 1993
[11]林丹拌棉种的防虫效果及其在种仁、土壤中的残留. 季瑞根,尹力上,孟昭金. 1992
[12]林丹能否扩大使用范围(三)不可忽视农药漂移引起的污染. 陈宗懋. 1996
[13]林丹对人的毒性作用. 姚建仁,赵静,焦淑贞,郑永权,王政国,韩玉墀,阎俊久,周恺,赵珏. 1993
[14]林丹在作物和土壤中的残留及其消解. 姚建仁,赵静,王政国,焦淑贞,张维忠,屈振刚,张淑芳,王丽辉,张国光,高大新,韩广珠. 1993
[15]六六六在绵羊体內残留量的研究Ⅱ绵羊经可湿性六六六粉和林丹药浴后组织和器官中六六六的残留. 谢占武,邓上奇,严隽端,刘瑞凝. 1985
[16]鱼藤酮对小鼠脑神经递质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林勇,黄俊生,本山植树. 2008
[17]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活化在胆红素神经毒性中的作用研究. 冯洁,李梦文,韦倩,李胜君,华子瑜. 2017
[18]三唑磷对翡翠贻贝神经毒性与氧化损伤效应的性别差异研究. 张林宝,陈海刚,田斐,孙伟,张喆,蔡文贵. 2020
[19]细胞焦亡在胆红素诱导小胶质细胞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黄洪梅,何春梅,李思宇,张燕,华子瑜. 2020
[20]Caspase-1活化在胆红素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 韦倩,冯洁,何春梅,华子瑜.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我国新发现夜蛾黑卵蜂孤雌产雌品系及其体内沃尔巴克氏体分子检测
作者:赵静;谭永安;谢永辉;宁德凯;王德海;陈华燕;石萍丽;肖留斌
关键词:夜蛾黑卵蜂;孤雌产雌品系;沃尔巴克氏体;分子检测
-
氯氟醚菌唑和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中的残留检测
作者:郭亚静;孙桂艳;冯晓晓;董丰收;郑永权;吴小虎
关键词: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小麦;残留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大豆及其植株中异草松、异丙草胺及丙炔氟草胺残留量
作者:魏龙兵;梁星;王宽;潘兴鲁;吴小虎;徐军;董丰收;郑永权
关键词:大豆;异草松;异丙草胺;丙炔氟草胺;液质联用
-
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血浆外泌体微小RNA差异表达谱分析
作者:陈倩;冯增强;谭琳;饶彩霞;张炯炯;赵静;唐秋萍
关键词:亚甲蓝光化学法;新鲜冰冻血浆;病原体灭活;外泌体;微小RNA
-
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大豆中6种典型农药残留
作者:任业双;王宽;魏龙兵;潘兴鲁;吴小虎;徐军;董丰收;郑永权
关键词:大豆;农药残留;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
-
氯氟醚菌唑在黄瓜上的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
作者:刘荣荣;郭庆;刘慧君;吴小虎;徐军;潘兴鲁;董丰收;郑永权
关键词:氯氟醚菌唑;黄瓜;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残留;风险评估
-
苹婆种质果实性状多样性分析与综合评价
作者:罗培四;黄丽君;卢美瑛;李文砚;蒋娟娟;韦优;颜桢灵;赵静;周婧
关键词:苹婆;种质资源;果实性状;遗传多样性;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