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刺参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结构及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云峰

作者: 李云峰;李梦遥;王健;高祥刚;赫崇波;周遵春;杨爱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仿刺参;线粒体DNA;线粒体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系统进化

期刊名称: 水产科学

ISSN: 1003-1111

年卷期: 2012 年 31 卷 08 期

页码: 10-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利用已构建的仿刺参cDNA文库得到的线粒体DNA(mtDNA)相关基因序列设计扩增引物,测定了大连仿刺参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基因构成和进化分析。仿刺参线粒体基因组序列长16 109bp,其基因构成与其他后口动物基本一致,包括37个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3个主要的非编码区。在其37个基因中,ND6、tRNASer(AGN)、tRNAGln、tRNAAla、tRNAVal、TrnaAsp位于L链上,其余均位于H链上。在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除ND1的起始密码子为GTG外,其余均以ATG作为起始密码子;除Cytb以"T"作为终止密码子外,其他蛋白质基因均具有完全的终止密码子,且在已知的棘皮动物线粒体蛋白质基因中,部分基因的起始和终止密码子表现出一定的纲内特异性。比较分析了大连、青岛、威海仿刺参线粒体基因组,三者的基因组成和排列相同,碱基组成相近,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起始和终止密码子完全一致,但存在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差异。三者的控制区序列存在多个插入/缺失和SNP位点。根据COI、Cytb和ND4计算了三者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6~0.018,遗传距离分析和系统进化关系分析都显示青岛仿刺参和威海仿刺参的关系较大连仿刺参更近。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李静,潘建飞,何子璐,王玉涛. 2020

[2]黄条鰤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及结构特征分析. 史宝,柳学周,刘永山,张言祥,高全义,徐永江,王滨,姜燕,宋雪松. 2019

[3]东北梅花鹿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分析. 李欢霞,邢秀梅,杨福合,刘华淼,赵东,邵元臣,杨颖. 2013

[4]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崇明岛白山羊系统进化研究. 高骏,吕玉华,戴建军,张德福,易建中,李红,刘成倩,孙凤萍. 2018

[5]线粒体DNA的研究与应用. 熊庆,刘作易,喻子牛. 2002

[6]利用线粒体序列分析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乌苏里拟鲿种群遗传结构. 吴静,张研,霍堂斌,孙效文. 2013

[7]西藏牛亚科部分群体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研究. 黄兴,柴志欣,信金伟,王会,王吉坤,姬秋梅,钟金城. 2019

[8]基于形态特征和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探讨棱鳀属的系统进化. 马春艳,马凌波,倪勇,沈盎绿,张永. 2010

[9]中国7个不同地理居群野猪的系统发育研究. 白立景,刘博,李林,牟玉莲,李奎. 2015

[10]鹿科动物线粒体DNA序列差异和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鞠妍,刘华淼,邢秀梅. 2016

[11]基于mtDNA控制区遗传变异分析大骨鸡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 唐修君,贾晓旭,樊艳凤,高玉时,葛庆联,唐梦君,陆俊贤,顾荣,刘茵茵. 2019

[12]西藏亚东牦牛线粒体DNA分析及系统进化研究. 郭宪,包鹏甲,胡显忠,丁学智,吴晓云,阎萍,裴杰. 2017

[13]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变异探讨3种鲳属鱼类系统进化. 马春艳,赵峰,孟彦羽,施兆鸿,庄平,赵云龙. 2009

[14]线粒体DNA表明绵羊存在三个母系起源. 郭军,杜立新,马月辉,曹红鹤,关伟军,李宏滨,赵倩君,李霞,饶少奇. 2006

[15]鹿科动物线粒体DNA序列差异和系统进化关系. 鞠妍,刘华淼,邢秀梅. 2017

[16]池塘养殖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含物、附着基和底泥中的菌群结构及其相关性. 李彬,廖梅杰,荣小军,张正,王印庚,陈贵平,王岚,范瑞用. 2016

[17]大连地区仿刺参养殖池塘叶绿素a分布和初级生产力估算. 姜北,薛克,周遵春,潘玉洲. 2010

[18]温度和溶解氧对仿刺参存活、代谢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周晓梦,张秀梅,李文涛. 2018

[19]基于MethylRAD-Seq技术对仿刺参DNA甲基化图谱的研究. 李玉强,王睿甲,李语丽,孙红振,李仰平,牟闯,吕佳,王师,包振民. 2018

[20]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中皂苷类成分的分离鉴定及细胞毒活性研究. 徐蕾,宋清平,杨爽,于明明,王远红,姜廷福,吕志华.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