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北地区双季鲜食玉米种植新模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军
作者: 王军;李洪涛;许瀚元;迟铭;华国栋;徐大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季栽培;鲜食玉米;新模式;品种搭配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9 年 47 卷 017 期
页码: 38-40
摘要: 为探索鲜食玉米多熟制高产高效种植新模式,根据江苏淮北地区生态气候特点,研究了不同品种搭配处理对市场经济效益的影响、前季不同种植方式对鲜食玉米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作物种植模式对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苏淮北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搭配可以实现一年双季鲜食玉米栽培新模式;双色鲜蜜/连甜糯209的双季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最高;早春设施大棚育苗移栽、双膜直播和地膜直播3种栽培方式的鲜食玉米均可在6月15日左右收获,对夏茬无影响;双季鲜食玉米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鲜食玉米/水稻种植模式.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鲜食玉米毛豆宽幅间作生态高效双季栽培技术. 南镇武,孟维伟,戴海英,徐杰,刘灵艳,张正. 2021
[2]双季鲜食玉米/花生宽幅间作生态高效栽培技术. 张正,孟维伟,南镇武,亓欣,刘霞,万书波. 2021
[3]河套地区大麦后茬复种西兰花双季栽培技术. 史有国,闫文芝,郭呈宇,刘哲懿. 2014
[4]“双季栽培”对青莜麦的产质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于海峰,李美娜,邵志壮,赵建军,云丽娜,高彩婷,郑克宽. 2009
[5]青莜麦双季栽培和麦茬复种技术的研究. 张利军,张秀丽,郑克宽,田青松. 2007
[6]巨峰葡萄双季栽培关键技术. 车江旅,张星敏,覃秀全,文仁德. 2014
[7]美国扁桃间的授粉品种搭配. 李慧蜂. 2008
[8]优质鲜食葡萄周年生产组合技术研究(一)──保护地促成栽培及露地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 胡若冰,潘春云,王发明,吴宝利. 1991
[9]江西双季稻不同品种搭配模式对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陈先茂,张力红,陈金,关贤交,谢江,邓国强. 2021
[10]有机稻米生产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 曹黎明,沈国辉,张建汉,吕卫光,倪林娟,袁勤. 2005
[11]2002年我省水田生产品种定向问题的几点建议. 李明昇. 2002
[12]洞庭湖区水稻双季直播模式研究. 夏胜平,刘云开,程乐根. 2009
[13]美国扁桃的栽植(建园)技术. 李林光,王长贵,王国宾. 2000
[14]金衢地区双季稻周年高产品种搭配与种植方式研究. 闫川,纪国成,阮关海,洪晓富,黄益峰,陈珊宇,王岳钧. 2012
[15]双季杂交稻超高产品种搭配模式研究. 杨光立,于天一,肖小平,逄焕成,汤文光,聂泽民,任天志,汪柯,李玉义. 2013
[16]蒋卫杰博士:聚焦生产一线(十三)增城区菜薹(菜心)多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姚达行,肖旭林,刘成枝,刘厚诚,蒋卫杰,余宏军. 2015
[17]构建服务“三农”科技培训有效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刘碧云,黄献光,郑熙,黄春兰,林雄. 2013
[18]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探讨. 冯艳春,杨微,郑金玉. 2008
[19]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编制的特殊性及新模式探析. 王静. 2011
[20]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新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的优化. 吕珂,徐世艳,杜鹃,侯倩倩,赵泽民,王佳江.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类型及规格育苗容器对橡胶树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陈青;王新龙;陈健;黄坚;王新燕;王军
关键词:橡胶树;组培苗;容器;长势;养分
-
旋转式切割的橡胶苗芽片获取机设计与试验
作者:王业勤;邓怡国;王军;陈沛民;燕波
关键词:橡胶苗芽片;获取机械;旋转式切割;样机试验
-
小麦GPAT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作者:师毅君;王康君;郭明明;张广旭;谭一罗;李晓峰;何茂盛;徐大勇;樊继伟
关键词:小麦;GPAT基因家族;生物信息;表达模式分析
-
花生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作者:饶庆琳;姜敏;罗文乾;吕建伟;胡廷会;成良强;王金花;王军
关键词:花生;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生物防治
-
烟草品种遵烟6号和K326的多酚氧化酶基因编辑研究
作者:王军;孙小琼;潘登华;杨安华;徐得泽;殷得所
关键词: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品种;多酚氧化酶;基因编辑;遵烟6号;K326
-
有机液体肥对棉花冠层特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赵后秀;郝先哲;石峰;李军宏;梁琪;王潭刚;田立文;罗宏海;王军
关键词:棉花;有机液体肥;品质;产量;冠层特征
-
超声波处理对中棉113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王军;张先亮;贺昆仑;王康文;黄俊森;Nasre Ahmed;高宇;裴小雨;任翔;王星星;臧新山;马雄风;高俊山
关键词:超声波;中棉113;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发芽率;发芽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