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恢复系R1056的耐热性鉴定及育种应用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万丙良

作者: 万丙良;周亚贞;查中萍;李进波;殷得所;戚华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恢复系;高温热害;耐热性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4 年 53 卷 04 期

页码: 19-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分期播种结合辅助加热温室设施对水稻恢复系R1056及其杂交稻组合在开花期的高温耐性进行了鉴定,同时对R1056及其杂交稻组合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考察评价。结果表明,开花期在38℃高温处理下,R1056的结实率、花药开裂率和每朵颖花柱头上的花粉数分别为70.4%、75.5%和78,与耐高温对照N22相当,极显著高于高温敏感材料;R1056配制的杂交稻组合的高温结实率、花药开裂率和每朵颖花柱头上的花粉数介于R1056和高温敏感品种之间。R1056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好,其配制的杂交稻组合株高较矮、穗数多、产量高。表明R1056不仅是一个优异的耐高温水稻种质材料,而且还是一个优良的三系杂交水稻恢复系。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杂交水稻恢复系和杂交组合的耐热性评价. 郭晓艺,熊洪,张林,蒋鹏,朱永川,周兴兵,刘茂,徐富贤. 2018

[2]水稻高温热害研究进展. 杜雪树,殷得所,査中萍,万丙良. 2017

[3]水稻恢复系R1056的耐热性鉴定及育种应用评价(英文). 万丙良,査中萍,殷得所,李进波,杜雪树,夏明元,戚华雄. 2015

[4]抽穗开花期耐热性水稻恢复系种质的筛选. 张林,焦峻. 2018

[5]南丰蜜橘对高温热害的生理响应及耐热性评价模型构建. 徐超,杨再强,王雨亭,刘布春,杨惠栋,汤雨晴,胡新龙,胡钟东. 2023

[6]三系杂交水稻恢复系耐热性研究. 况浩池,罗俊涛,谢戎,陈光珍,付均,杨扬,刘成远. 2008

[7]抽穗开花期耐热性水稻恢复系鉴定筛选. 张林,焦峻. 2018

[8]水稻开花期花粉活力和结实率对高温的响应特征. 张彬,芮雯奕,郑建初,周博,杨飞,张卫建. 2007

[9]抽穗期高温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 郑建初,张彬,陈留根,杜群,秦永生,宋健,张卫建. 2005

[10]施肥水平对抽穗期水稻穗部温度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张彬,郑建初,杨飞,田云录,彭兰,李明安,卞新民,张卫建. 2007

[11]抽穗期不同灌水深度下水稻群体与大气的温度差异. 张彬,郑建初,黄山,田云录,彭兰,卞新民,张卫建. 2008

[12]水稻新品种(组合)对高温热害的抗性评价. 沈波,李太贵. 1996

[13]基于星-地多源数据评估2022年四川盆区水稻高温热害. 王鑫,杨德胜,王锐婷,赵艺,王明田. 2023

[14]水稻种子发育过程中耐热性研究进展. 黄玉韬,梅高甫,吴华平,阮晓丽,朱叶峰,冯春炜,曹栋栋. 2023

[15]四川省水稻高温热害风险及灾损评估. 陈超,庞艳梅,刘佳. 2019

[16]高温胁迫下水稻生理特性变化及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林翠香,倪大虎,宋丰顺,胡宗兵,甘泉. 2020

[17]化学调控对水稻高温热害的缓解作用研究. 陈雷,张晓丽,唐茂艳,吕荣华,陶伟,梁天锋. 2015

[18]水稻生殖生长阶段不同时期高温热害对产量损失的影响. 陈雷,张晓丽,梁天锋,高国庆,吕荣华,陶伟,唐茂艳. 2017

[19]水稻高温热害模型研究及其在福建省的应用. 林聃,江敏,苗波,郭萌,石春林. 2023

[20]安徽省水稻高温热害保险天气指数模型设计. 杨太明,孙喜波,刘布春,荀尚培.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