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田秸秆菌业的技术集成与资源循环利用管理对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翁伯琦
作者: 翁伯琦;廖建华;罗涛;黄勤楼;雷锦桂;江枝和;陈君琛;王煌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循环农业;秸秆;食用菌;菌渣;资源再利用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09 年 17 卷 05 期
页码: 1007-10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草生菌业的生产实际,深入探讨了农田秸秆菌业循环生产体系的主要环节和优化构建,并详细阐述了各个环节的管理对策。通过对秸秆堆制发酵、优质高产栽培管理、菌渣循环利用和环境生态监测等关键环节的有效链接与整合优化,建立"稻草(秸秆)-食用菌-菌渣-农田(园地)再循环-资源再利用"的农田秸秆菌业循环生产新体系的运作模式,并展望了农田秸秆菌业的推广和开发前景。
分类号: S646
- 相关文献
[1]菌业循环模式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的高效利用. 胡清秀,张瑞颖. 2013
[2]杏鲍菇菌渣栽培秀珍菇配方试验及效益分析. 李辉平,林金盛,曲绍轩,蒋宁,侯立娟,宋金俤,马林. 2015
[3]食用菌菌渣理化性质及利用途径研究进展. 贺国强,魏金康,胡晓艳,孙晓红. 2023
[4]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郑玉权,李尚民,范建华,蒋一秀,窦新红. 2019
[5]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研究进展. 王海霞,张学青,沈甜,冯学梅,李阿波,杜慧莹. 2024
[6]菌渣基质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探讨. 周晚来,杨睿,张冬冬,林伟,陈雪娇,王虹,李杰,戚智勇. 2021
[7]食用菌菌渣基质化利用研究进展. 刘景坤,吴松展,程汉亭,李光义,李叶,王进闯,李勤奋. 2019
[8]东南地区农田秸秆菌业现状分析及研究进展. 翁伯琦,雷锦桂,江枝和,罗涛,黄勤楼,廖剑华,王煌平,黄秀声. 2008
[9]东南地区农田秸秆菌业循环利用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前景. 翁伯琦,雷锦桂,江枝和,罗涛,黄勤楼,廖剑华,王煌平,黄秀声. 2009
[10]有机物料对牛粪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 张玉凤,田慎重,边文范,林海涛,王江涛,董亮,刘兆辉,郭洪海,任庆菊. 2019
[11]基于15N示踪的"稻/草-食用菌-菜"循环系统氮肥利用率评价. 钟珍梅,黄勤楼,陈钟钿,黄秀声,冯德庆. 2020
[12]山东省发展食用菌循环农业的主要模式. 韩建东,宫志远,高霞,王庆华. 2024
[13]立体菌业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 胡清秀. 2015
[14]秸秆循环还田土壤环境效应变化研究. 刘武仁,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瑞平,李伟堂. 2015
[15]发展高效循环经济,推进葫芦岛市秸秆食用菌产业集群建设. 刘国宇,杨镇,李超,马世宇. 2017
[16]辽宁省秸秆基质化栽培食用菌实践与探讨. 李超,杨镇,张敏,刘国宇,马世宇. 2018
[17]秸秆栽培食用菌基质研究进展. 任鹏飞,刘岩,任海霞,姚强,曲玲,李瑾,宫志远. 2010
[18]基于Fluent分析的棉田废地膜秸秆分离装置设计. 石鑫,杨豫新,牛长河,王学农. 2023
[19]杏鲍菇菌渣有机肥在芦笋上应用效果试验. 李菁,魏云辉,胡中娥,熊小文. 2014
[20]双孢蘑菇轻简化栽培技术. 侯立娟,王浩东,葛静波,林金盛,马林,曲绍轩,李辉平,宋金鱹.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热应激蛋鸭生产性能、蛋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郝晓娜;缪中纬;朱志明;李丽;章琳俐;黄勤楼;辛清武;郑嫩珠
关键词:蛋鸭;热应激;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性能
-
11份叶用莴苣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作者:王文珠;刘明霞;侯栋;李军红;罗涛
关键词:叶用莴苣;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综合评价;多样性分析
-
牧草的重金属胁迫效应及修复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吴雅芬;周柳婷;王义祥;罗涛;黄小云;黄秀声
关键词:牧草;重金属污染;修复机制;影响因素;强化措施
-
果园红壤供氮水平季节性变化及对长期套种绿肥的响应研究
作者:钟珍梅;李春燕;邢世和;翁伯琦
关键词:豆科绿肥套种;可溶性氮;季节性变化;氮水解酶;定位试验
-
热应激对金定鸭生产性能、生殖激素水平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作者:郝晓娜;李丽;章琳俐;朱志明;缪中纬;黄勤楼;辛清武;郑嫩珠
关键词:金定鸭;热应激;生产性能;生殖激素;血清免疫指标
-
提升南方沿海四省(区)粮食产能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王义祥;王小龙;林怡;刘岑薇;叶菁;翁伯琦
关键词:粮食安全;产能提升;战略对策;南方
-
长期施肥配施DCD处理对菜地土壤N2O短期排放影响的模拟研究
作者:陈安琦;郑祥洲;郭宝玲;王煌平;张玉树
关键词:长期施肥;DCD;N2O排放;温度;培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