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蘑菇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卢园萍
作者: 卢园萍;郭仲杰;蔡志欣;陈美元;廖剑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巴氏蘑菇;生长发育;子实体;转录组
期刊名称: 菌物学报
ISSN: 1672-6472
年卷期: 2019 年 12 期
页码: 2161-21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巴氏蘑菇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基因的表达情况,本研究对巴氏蘑菇子实体不同发育时期(原基、采收期和开伞期)进行转录组测序,以本实验室已获得的巴氏蘑菇JA菌株的不育单孢菌株JA-15036基因组为参考基因组研究原基与采收期及开伞期样本间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GO功能和Pathway富集分析。GO功能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跨膜转运、碳水化合物代谢途径和膜组分,它们协同调控为子实体生长发育提供稳定的内环境。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原基期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核糖体蛋白和DNA复制,表明原基期细胞代谢旺盛,其中核糖体蛋白基因上调为后期蛋白质合成提供重要场所;采收期和开伞期子实体时期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肪酸降解和氨基酸代谢等途径,为巴氏蘑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与成熟提供营养与能量。
分类号: S646
- 相关文献
[1]~(60)Co辐射诱变对巴氏蘑菇(姬松茸)子实体多糖组分与结构变化的影响. 翁伯琦,江枝和,宾文,王义祥,罗涛,林勇. 2007
[2]植物激素对茶树春季新梢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研究. 李聪聪,王浩乾,叶玙璠,陈瑶,任恒泽,李宇腾,郝心愿,王新超,曹红利,岳川. 2023
[3]利用转录组分析光照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张建,黄天宇,鲍大鹏,戴宗一,李福后,唐利华. 2023
[4]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甘薯研究中的应用. 郎涛,杨飞洋,蒲志刚,张聪,李明,余马,屈会娟,伍竞宇,张璐,刁杜,冯俊彦. 2024
[5]利用转录组挖掘六妹羊肚菌生长发育相关基因. 胡继鹏,鲍大鹏,杨瑞恒,高贺宇,仝乐涛,徐爱国,唐利华. 2025
[6]巴氏蘑菇杂交新菌株的栽培筛选. 郭仲杰,廖剑华,蔡志欣,卢圆萍,陈美元. 2020
[7]一种真菌蛋白多糖的分离与理化特性. 黎其万,李绍平. 2003
[8]巴氏蘑菇蛋白质与氨基酸特征分析及营养评价. 孙国荣,金琦琦,周静,彭义,刘海燕,陈磊. 2025
[9]美味侧耳子实体与担孢子形态观察及其营养成分分析初报. 陈体强,种藏文,李开本,何修金,徐洁. 1997
[10]福建野生紫芝资源的开发利用Ⅰ.硬孔灵芝. 陈体强,吴锦忠,钟礼义,李晔,邱福平,林兴生,朱培根. 2006
[11]蛹虫草多糖对果蝇寿命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张明,何超,邵颖,刘辉,高兆建. 2016
[12]野生白蘑菌丝分离试验. 关艳丽. 2013
[13]毛头鬼伞子实体含氮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冯娜,张劲松,唐庆九,杨焱,贾薇,钟建江. 2010
[14]蛹虫草子实体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 邵颖,陈安徽,刘辉,胡模,赵士琛. 2016
[15]今春蘑菇啥品种赚钱多. 曹德宾. 2009
[16]栽培与野生羊肚菌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性研究. 张勇,李弘文,曹晋良,南晓洁,杨丽. 2019
[17]蛹虫草子实体中抗氧化活性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邵颖,张传丽,周扬. 2015
[18]蛹虫草子实体中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及抑菌活性. 邵颖,刘辉,赵士琛. 2016
[19]福建产巴西蘑菇的营养成分. 种藏文,陈体强,李开本,徐洁,何修金,陈福如,江枝和. 1999
[20]灵芝菌株G9的筛选试验. 班立桐,王文治,王玫,刘连强.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中国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作者:董浩然;于海龙;周峰;陈辉;陈美元;张敏;唐杰;谭琦
关键词:珍稀食用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栽培模式
-
大球盖菇颗粒原种培养基筛选及其应用
作者:曾志恒;陈文智;戴建清;曾辉;郭仲杰;蔡志欣
关键词:大球盖菇;颗粒原种培养基;透气袋栽培种;优化
-
双孢蘑菇无菌透气袋国产化研制及工艺改进
作者:陈文智;蔡志欣;曾志恒;陈美元;戴建清
关键词:双孢蘑菇;透气袋;透气膜;国产化
-
双孢蘑菇菌被发生与防控研究进展
作者:陈文智;曾志恒;蔡志欣;卢园萍;陈美元;戴建清;曾辉
关键词:双孢蘑菇;菌被;角变;生理性病害
-
双孢蘑菇As2796菌株气生与贴生菌丝遗传差异的转录组分析
作者:戴建清;陈文智;曾志恒;蔡志欣;陈美元
关键词:双孢蘑菇;As2796;贴生菌丝;气生菌丝;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
-
大球盖菇液体菌种繁育工艺研究
作者:曾志恒;戴建清;陈文智;曾辉;郭仲杰;蔡志欣
关键词: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基;优化;应用
-
双孢蘑菇9个杂交菌株的蛋白质营养评价与分析
作者:郭仲杰;郑惠清;蔡志欣;卢园萍;曾志恒;廖剑华;陈美元
关键词:双孢蘑菇;野生种质创新;杂交新菌株;营养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