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穗型两系杂交中稻新品种'隆两优0078'的选育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稳

作者: 张稳;彭既明;袁定阳;刘梓琦;唐自标;杨璐;杨峰;杨远柱;罗德强;李建武;彭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多穗型;杂交稻;隆两优0078;两系;杂交育种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2 年 036 期

页码: 1-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多穗型超级杂交稻”是一个新的育种模型,它要求中籼品种的有效穗数高于区试对照品种10%以上。本研究选用优异亲本,通过杂交育种方法,选育成强分蘖两系恢复系‘10P50’,用其与两系不育系‘隆科638S’配组,选育出多穗型两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隆两优0078’,在2019—2020年区试中,有效穗两年平均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加15.4%,且结实率高、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好;分别在海南三亚、湖南长沙和贵州兴义进行了该品种的高产示范,探索出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在海南三亚和湖南长沙进行了该品种的制种技术探索,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储备了行之有效的种子生产技术。

分类号: S511.32

  • 相关文献

[1]三系、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氮素需求的比较. 龚红兵,周义文,曾生元,钱华飞,李闯,刁立平,林添资,景德道,余波,盛生兰. 2011

[2]优质高产多抗两系杂交水稻盐两优888选育研究与应用. 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王爱民,朱国永,何冲霄,任仲玲,姚立生. 2012

[3]多穗型与大穗型超级稻品种幼穗分化期碳氮代谢与产量构成. 李文秀,戴力,王礼煌,方宝华,王学华. 2022

[4]山东省不同穗型超高产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与选择思路. 王志芬,吴科,宋良增,王守瑰,范仲学,张凤云,朱连先,张福锁. 2001

[5]长江中下游地区籼型超级稻品种分型及方法研究. 戴力,黄凤林,赵杨,匡炜,方宝华. 2021

[6]多穗型籼稻不育系中89A的选育. 沈希宏,程式华,曹立勇,付秀民,占小登,陈深广,吴伟明. 2011

[7]小麦超高产品种筛选的研究初报. 王绍中,赵虹,王西成,范和君,田云峰. 1998

[8]山东省年际与地区间气象因素变化与高产小麦产量形成的研究. 王志芬,朱连先,范仲学,张凤云,吴科,宋良增,王守瑰,朱伯良,徐明振,高华强. 2001

[9]MeV级~(12)C离子束辐照玉米种子的诱变效应研究. 刘志芳,唐掌雄,邵俊明. 2005

[10]甘蓝型黄籽双低高油份核不育材料1528 AB的选育及应用. 秦信蓉,杜才富. 2008

[11]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IV.两系法杂交稻种子生产现状与研究进展. 刘建兵. 1996

[12]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云两优501. 李华慧,刘晓利,黄平,辜琼瑶,奎丽梅,杨久,陈忆昆,张云,涂建. 2018

[13]两系特种稻紫两优737高产制种技术. 游晴如,董练飞,王洪飞,董瑞霞,廖发炼,黄庭旭,郑建华. 2019

[14]胡麻两系杂交种陇亚杂3号的选育. 张建平,党占海,王利民,党照. 2018

[15]杂交水稻育种的新赛道. 刘定富,应继锋. 2022

[16]优质两系杂交稻两优1288的选育. 吴建文,刘端华,周仕全,邱慧明,谢冬容,马妙明,张振斌,邓云,肖翔,江文清. 2020

[17]两系杂交籼稻云光15号秋繁制种高产技术研究. 涂建,卢义宣,罗友金,刘晓利,奎丽梅,徐开荣. 2004

[18]三系和两系杂交中籼组合间产量优势比较. 杜士云,罗彦长,李成荃,王守海,王德正,吴爽. 1999

[19]水稻2301S/288高产栽培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的研究. 熊忠炯,昂盛福,张士陆,罗彦长,吴爽,杜士云. 2002

[20]芥菜型油菜光温敏核不育系K121S的选育. 李石开,刘其宁,吴学英,苏振喜,张庆莹,邱怀珊,赵庭周.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