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AV和GC-O-MS法鉴定香椿中的关键香气成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丽丽

作者: 赵丽丽;史冠莹;蒋鹏飞;张乐;王旭增;王赵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香椿;香气;固相微萃取;溶剂辅助风味蒸发;香气活性值;气相色谱-嗅闻-质谱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22 年 38 卷 011 期

页码: 264-2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与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olvent-Assisted Flavor Evaporative,SAFE)法结合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ry-Mass Spectrometry,GC-O-MS)分析鉴定新鲜香椿中关键香气成分.结果显示,采用两种萃取方法共鉴定出90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类12种,醛类11种,萜烯类34种,酮类2种,醇类4种,酯类4种,酚类1种,酸类1种,烷烃类15种,环烷烃类4种,其他类2种.经OAV值计算,共确定出(E,E)/(E,Z)/(Z,Z)-二丙烯基二硫醚、反-2-巯基-3,4-二甲基-2,3-二氢噻吩、2-甲基环硫乙烷、己醛、3-甲基-正丁醛、反-2-己烯醛、反-2-辛烯醛等9种香气成分;经GC-O-MS分析,共鉴定出(E,E)/(E,Z)/(Z,Z)-二丙烯基二硫醚、2-甲基环硫乙烷、反-2-巯基-3,4-二甲基-2,3-二氢噻吩、己醛、反-2-己烯醛等7种香气活性物质.综合OAV和GC-O-MS分析,最终确认(E,E)/(E,Z)/(Z,Z)-二丙烯基二硫醚、反-2-巯基-3,4-二甲基-2,3-二氢噻吩、2-甲基环硫乙烷、己醛、反-2-己烯醛为新鲜香椿的关键香气成分.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六堡茶挥发性成分中关键香气成分分析. 马士成,王梦琪,刘春梅,马婉君,朱荫,林智,吕海鹏. 2020

[2]不同品种百香果果汁营养与香气成分的比较. 潘葳,刘文静,韦航,罗钦,韦晓霞. 2019

[3]溶剂萃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分析比较锦橙汁的香气成分. 乔宇,程薇,王少华,廖李,汪兰,于巍,潘思轶. 2010

[4]4个苹果属野生种果实香气成分HS-GC-MS分析. 冯涛,陈学森,张艳敏,苑兆和,王昆,曹玉芬,阎国荣,彭立新. 2010

[5]SPME-GC-MS测定4种云南茶的香气成分. 伍岗,夏锐,张艳梅,梁家彬,李梅,浦绍柳. 2016

[6]固相微萃取结合GC-O分析两种葡萄柚汁香气成分. 乔宇,范刚,程薇,王少华,熊光权,廖李,汪兰,杜欣,潘思轶. 2012

[7]不同草莓香气成分贮藏过程中变化的研究. 张娜,赵恒,阎瑞香. 2015

[8]黄瓜香气成分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 刘春香,何启伟,刘扬岷. 2002

[9]‘三棱榄’橄榄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钟明,陈玉芬,甘廉生,蔡时可. 2003

[10]外源可发酵糖对葡萄酒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谢克林,冯涛,庄海宁,邴芳玲,高林林,桑敏. 2016

[11]FD-GC-O和OAV方法鉴定哈密瓜香气活性成分研究. 庞雪莉,胡小松,廖小军,孙志健,张名位,吴继红. 2012

[12]基于超临界CO2萃取和旋转锥体柱法的啤酒花提取物香气特征比较. 欧泽洁,孔凡玉,周月南,杨朝霞,庞雪莉. 2023

[13]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分析红香酥梨的香气成分. 李美萍,李彩林,王华瑞,张生万,尉立刚,郭彩霞. 2020

[14]加工工艺对绿茶关键呈香成分的影响. 尤秋爽,石亚丽,朱荫,杨高中,严寒,林智,吕海鹏. 2023

[15]惠明茶香气品质的化学成分分析. 尤秋爽,刘建平,何卫中,朱荫,林智,吕海鹏. 2023

[16]不同类型新疆风干牛肉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分析. 沙坤,张泽俊,张松山,孙宝忠,雷元华,李红波,宋焕禄,张杨. 2018

[17]丛枝菌根真菌对香椿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孟祥霞,李敏,王幼珊,张美庆,郭玉梅. 2000

[18]微波辐射预处理提取香椿老叶总黄酮工艺研究. 王赵改,王晓敏,杨慧,张乐. 2016

[19]不同采收期红油香椿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分析. 王赵改,陈丽娟,张乐,杨慧,梁万平. 2015

[20]小根蒜提取物对香椿保鲜效果的影响. 张香美,赵凤存,李慧荔,刘月英.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