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丽粳2号近等基因系杂种后代耐冷性遗传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树明

作者: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刘昆;桂敏;张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近等基因系;杂种后代;耐冷性;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06 年 7 卷 03 期

页码: 3306-3309

摘要: 在昆明低温冷害条件下,以十和田×(十和田和丽粳2号BC4F5)配制的杂种BC5F1、BC5F2、BC5F3和BC5F4及亲本为材料,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丽粳2号作耐冷基因供体培育出的近等基因系进行孕穗期耐冷性遗传研究。结果表明:(1)杂种BC5F2、BC5F3和BC5F4分离群体在同一世代每穗实粒数与总粒数、结实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2)以结实率为耐冷性鉴定指标,近等基因系孕穗期耐冷性受2对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控制,其主效基因的遗传率为90.97%,微效基因遗传率为3.83%,主基因和微效基因都存在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枇杷正反交杂种后代果实性状遗传分析. 许家辉,余东,魏秀清,许玲,蒋际谋,黄金松. 2008

[2]低磷胁迫下云南粳稻强耐低磷杂种后代及群体的遗传分析. 杜娟,曾亚文,杨树明,杨涛,普晓英,赵春艳. 2009

[3]粳稻丽江新团黑谷近等基因系孕穗期耐冷性指标性状的遗传分析. 杨树明,王荔,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杨涛. 2013

[4]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性的遗传分析. 简水溶,万勇,罗向东,方军,储成才,谢建坤. 2011

[5]甜瓜苗期耐冷性的多世代联合遗传分析. 徐小军,梁长志,刘海英,张桂兰,刘珂珂,杨路明,胡建斌. 2020

[6]低纬高原和高纬平原粳稻主要耐冷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徐福荣,汤翠凤,余腾琼,阿新祥,张恩来,杨雅云,张敦宇,董超,彭新禧,戴陆园. 2009

[7]以铭贤169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Ju4的单基因近等基因系构建. 王凤涛,冯晶,蔺瑞明,徐世昌. 2017

[8]以铭贤169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Ju4的单基因近等基因系构建. 王凤涛,冯晶,蔺瑞明,徐世昌. 2016

[9]粳稻孕穗期耐冷性的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分析. 申时全,普晓英,杜娟,桂敏,曾亚文. 2006

[10]花生籽仁中10种氨基酸含量遗传与QTL定位分析. 郭颂,胡朋举,宋亚辉,金欣欣,苏俏,刘立峰,杨永庆,王瑾. 2025

[11]云南稻核心种质及其杂种后代形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杨树明,罗曦,曾亚文,杜娟,普晓英,邰丽梅,雷国方. 2009

[12]贵州杂交水稻组合农艺性状与耐冷性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焦爱霞,谭金玉,陈能刚,黎小冰,阮仁超,陈惠查. 2016

[13]寒地水稻种质资源萌发期耐冷性鉴定评价. 孙世臣,邹德堂,刘化龙,洛育,王敬国. 2007

[14]水稻苗期耐冷性研究进展. 罗世友,刘红安,邬文昌,幸胜平,肖叶青,陈大洲. 2006

[15]水稻苗期耐冷性的QTL定位分析. 彭强,张大双,吴健强,王际凤,黄培英,朱速松. 2015

[16]水稻生长后期耐冷性研究综述. 肖层林. 2004

[17]水稻耐冷性鉴定设施与应用. 李大林,杨庆,马文东,冯锡君,王翠,张献国. 2015

[18]水稻芽性状耐冷性的QTL分析. 巩迎军,阮雯君,荀星,董彦君,林冬枝,叶胜海,张小明. 2009

[19]2018年贵州省杂交籼稻区试组合的耐冷性鉴定. 黎小冰,陈惠查,谭金玉,李欢,阮仁超. 2019

[20]寒地水稻花培育种选择效率分析. 孙岩松,张淑华,张云江.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