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青枯劳尔氏菌识别的分子基础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肖志亮

作者: 肖志亮;杨爱国;张美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青枯劳尔氏菌;识别;效应子;抗病蛋白

期刊名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644-650,6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青枯劳尔氏菌(简称“青枯菌”)可在多种作物上引发细菌性青枯病,严重威胁全球作物的安全生产。青枯菌遗传多样性高、变异快,目前生产上缺乏有效的抗病品种,这给青枯病的防治带来了挑战。挖掘植物中识别青枯菌相关分子模式或效应子的受体蛋白,并解析其识别的分子机制,可为认识植物与青枯菌的互作机制提供线索,同时为植物广谱抗病性的创制奠定理论基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与青枯菌识别的分子基础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植物中识别青枯菌的膜上受体和胞内受体的鉴定、功能解析,以及受体与青枯菌相关分子模式或效应子的识别机制,并对今后青枯病防控中抗病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进行了展望。

分类号: S432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AP1抗病传导链中蛋白元件的鉴定. 徐进,何礼远. 2004

[2]芝麻对茎点枯病及枯萎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王素华,张璐,杨学乐,何录秋. 2022

[3]番茄抗枯萎病基因研究进展(英文). 简桂良,卢美光,林凤,杨伟. 2005

[4]生防细菌M2对茄青枯劳尔氏菌的室内毒力测定与生防效果. 姚协丰,郭坚华. 2014

[5]壳聚糖对青枯劳尔氏菌生长及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苏婷,王桂跃,谢关林. 2013

[6]利用芽孢杆菌在温室环境中控制番茄青枯病. Algam A.SOAD,谢关林,李斌,郝晓娟,Jef COOSEMANS,刘波. 2006

[7]丛枝菌根真菌与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对姜瘟病的防效及抗病机理初探. 汪茜,覃晓娟,陈廷速,周生茂,宋娟. 2023

[8]蜂胶渣提取物对青枯劳尔氏菌的抑制活性鉴定. 许晏,宋文淼,朱丹,张东阳,盛晟,王俊,吴福安. 2018

[9]海南生姜青枯病病原菌鉴定. 赵志祥,严婉荣,陈圆,肖彤斌,肖敏. 2015

[10]来自桑树的3株青枯劳尔氏菌分离株的亚分类研究. 苗雪,唐翠明,李治,戴凡炜,党晓群,王振江,范晓东,周泽扬,王林玲. 2017

[11]基于qPCR技术快速检测青枯劳尔氏菌5号生理小种的方法. 曹梦琪,包奇,杨采风,王俊,盛晟. 2015

[12]白叶枯病菌hrpX/hrpG双基因敲除突变体的构建及其特性研究. 张文蔚,周益军,简桂良,童蕴慧,齐放军. 2008

[13]稻瘟菌效应蛋白研究进展. 郑月琴,林艳,何燕华,陈松彪,王锋. 2013

[14]稻瘟病菌效应蛋白的分泌特征及其在水稻细胞中的转运. 吴旻,陈锋,林福呈,刘小红. 2019

[15]荻草谷网蚜唾液蛋白基因Sm13498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付裕,王倩,张勇,陈巨莲. 2021

[16]青枯菌Ⅱ型分泌系统Gsp蛋白互作分析. 张争,徐进,冯洁. 2006

[17]效应子及其与小麦条锈菌致病性的关系. 刘秀峰,袁文娅,孙振宇,梁丹,时晓伟. 2018

[18]草莓果生刺盘孢菌候选效应子基因CfE15对孢子产量的影响. 张丽勍,余永婷,方献平,李水根,张学英. 2023

[19]真菌无毒基因克隆与抗性蛋白互作研究. 张洁琼,王劲,左开井. 2010

[20]草莓胶孢炭疽菌CFEM候选效应子的生物信息学鉴定及其侵染过程中的转录分析. 张丽勍,段可,邹小花,何成勇,高清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