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缘杂交方法改良绿色棉纤维品质的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国祥
作者: 王国祥;张秉贤;冯克云;南宏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色棉;野生棉;纤维品质;改良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08 年 17 卷 01 期
页码: 247-2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将绿色棉品种"陇绿棉2号"分别与异常棉(Gossypium anomalum),瑟伯氏棉(G.thrberi),比克氏棉(G.bickii)三个野生棉种杂交,通过多次回交、定向选择得到的后代材料,平均纤维长度达28.35 mm、27.29 mm和28.16 mm,比强度分别达23.53 cN.tex-1、19.43 cN.tex-1和20.30 cN.tex-1,麦克隆值为3.35、3.85和3.25。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利用三个野生棉种进行陆地棉纤维品质改良的效应比较. 周宝良,沈新莲,陈松,张香桂,张震陵. 2003
[2]新疆陆地棉纤维品质演进趋势与改良分析. 阿里甫·艾尔西,朱家辉,刘志清,王为然,宁新民,肖丽,孔杰. 2020
[3]我国面向21世纪棉花纤维品质改良对策. 刘正德,罗云佳. 1999
[4]棉花纤维品质指标及其提高问题. 易成新,潘泽义,刘文秀. 2001
[5]棕色棉与绿色棉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孙东磊,孙君灵,杜雄明,马峙英. 2009
[6]彩色棉纤维色泽遗传及多样性研究简报. 孙东磊,潘兆娥,强爱娣,杜雄明,马峙英. 2006
[7]绿色棉新品系GC1011高产栽培技术. 冯克云. 2003
[8]棉属(Gossypium)野生种与栽培种杂交胚珠培养研究. 胡绍安,胡绍安,尚富德. 1992
[9]加勒帕戈斯群岛野生棉考察初报. 刘方,朱芸,王坤波. 2016
[10]棉属野生棉与栽培棉种间杂交新种质创造研究. 崔荣霞,王坤波,王春英,姚长兵,黎绍惠. 1993
[11]棉花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对策. 吴巧娟,肖松华,刘剑光,狄佳春,许乃银,陈旭升,殷剑美. 2006
[12]棉花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构建方法探讨. 高海燕,王省芬,刘方,彭仁海,张艳,马峙英,王坤波. 2013
[13]巴西海岛棉在海南的低密度栽培技术. 符瑞侃,云勇,杨武,张浪. 2013
[14]棉属植物种子中棉酚及其旋光体的研究. 杨伟华. 1993
[15]野生棉种质转育及在育种中的应用. . 1989
[16]棉花远缘杂交育种初报. 杨树栽. 1982
[17]棉属茎尖腋芽的离体培养. 吴敬音,佘建明. 1990
[18]雷蒙德氏棉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的构建. 武亚磊,王玉红,刘玉玲,王春英,蔡小彦,王星星,周忠丽,王坤波,刘方,彭仁海. 2016
[19]巴西野生棉考察简报. 刘方. 2014
[20]半配合材料VSG快速稳定棉花远缘杂种后代的研究. 郭宝德,牛永章,黄穗兰,冀丽霞,杨芬.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腐植酸水溶肥对柴胡Bupleurum chinense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彭云霞;王国祥;蔡子平;武伟国;白波;米永伟
关键词:柴胡;腐植酸水溶肥;幼苗生长;根系活力;生理特性;光合作用
-
不同产地黄芪饮片中多糖及甲苷含量比较
作者:张立军;王国祥
关键词:黄芪多糖;黄芪甲苷;含量;苯酚-硫酸法;HPLC法;质量评价
-
黄芩种子灌浆动态及其发芽特性研究
作者:王宏霞;蔡子平;王国祥;彭云霞
关键词:黄芩;种子;灌浆;发芽特性
-
陇棉系列品种及轻简化技术应用
作者:冯克云;南宏宇;王宁;祁杰
关键词:
-
氮磷钾配施对当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张翔;蔡子平;王宏霞;武伟国;王国祥;何勇
关键词:当归育苗;“3414设计”;氮磷钾组合;农艺性状
-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小叶黑柴胡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张立军;彭云霞;张东佳;白波;王国祥;牛家瑜
关键词:小叶黑柴胡;PEG-6000;干旱胁迫;抗旱性;生理特性
-
陇东旱塬区麦后柴胡荞麦套作栽培技术规程
作者:彭云霞;王国祥;张东佳;蔡子平;王宏霞;钱加绪
关键词:柴胡;荞麦;栽培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