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重测序InDel位点开发甜椒隐性核不育分子标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孟雅宁

作者: 孟雅宁;严立斌;田玉;范妍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甜椒(Capsicum annuum var. grossum);核雄性不育;全基因组重测序;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9 年 018 期

页码: 6041-60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获得甜椒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标记,提高甜椒雄性不育性状选择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本研究以甜椒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为试材,通过BSA法构建不育、可育基因池,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筛选出甜椒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候选基因27个;并根据候选基因设计SSR分子标记8对,结果从8对SSR引物中获得2对具有多态性标记的引物.利用已筛选的2对SSR分子标记对251个F2群体进行检测和遗传距离测定,结果表明,AB91核不育基因与甜椒核雄性不育基因连锁的位点标记为H12、H24,与不育基因msms的连锁距离分别为0.29 c M、0.00 c M,缩短了与甜椒核不育ms基因的遗传距离,为进一步克隆甜椒核雄性不育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类号: S641.3

  • 相关文献

[1]辣椒雄性不育分子研究进展. 徐晓美,衡周,王恒明,孙启迪,徐小万. 2024

[2]离子束诱变体水稻JD-1的表型及基因组变异分析. 敬银钦,高方远,刘利平,苏相文,任明鑫,陆贤军,吕建群,金文杰,胡运高,任鄄胜,任光俊. 2021

[3]毒害艾美耳球虫疫苗ENYS株TaqMan 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靳浩展,肖文婉,廖申权,戚南山,李娟,吕敏娜,蔡海明,胡俊菁,林栩慧,宋勇乐,陈祥杰,朱易斌,尹理君,张健騑,张旭,孙铭飞. 2024

[4]基于BSA重测序的辣椒CMS恢复基因连锁分子标记开发. 王萌,赵虎,徐晓美,潘尧铧,赵曾菁,吴星,王日升. 2023

[5]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的油莎豆InDel位点鉴定及分子标记开发. 张向歌,程珊,陈晨,朱雅婧,李春鑫,许欣然,王树峰,武林海,王会伟. 2024

[6]两用核雄性不育新材料的发现与研究初报. 郭国强,郭民奇,尹明,尹建英,孟卫东. 2004

[7]水稻雄性核不育的类型及各生态区选育两用核不育系的技术策略. 邓晓湘,唐莉,唐传道. 2000

[8]棉花核不育的二级繁殖及利用. 黄观武,苟云高,张东铭,江卫,张相琼. 1992

[9]棉花核雄性不育性完全保持的遗传分析. 黄观武,孙贞,苟云高,杨泽湖,江卫,毛素珍. 1994

[10]玉米雄性不育基因的利用. 邓迎海,周洪生. 1998

[11]萝卜隐性核雄性不育系136A的选育及其育性研究. 白静,段乃彬,谢坤,王俊峰,王效睦. 2016

[12]芝麻核雄性不育系ms86-1微粉发生的细胞学观察. 郭伟,苗红梅,张体德,魏利斌,李春,张海洋. 2014

[13]抗病核不育杂交棉新品种川杂棉26号的选育. 叶鹏盛,曾华兰,李琼英,何炼. 2009

[14]KASP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甜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 范妍芹,严立斌,孟雅宁,张红肖. 2022

[15]4E-ms杂交小麦生产体系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冯毓琴,周宽基,王世红,张永生,张俊儒. 2006

[16]玉米雄性不育基因(ms30)的RFLP作图. 梁业红,周洪生,蒋琬茹. 2000

[17]基于重测序的籽粒型和鲜食型大豆的全基因组变异分析. 郭丹丹,袁凤杰,郁晓敏. 2019

[18]韩国赤芝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 朱风丽,徐晓兰,陈体强,石林春,缪晓青,兰进. 2019

[19]马早期流产相关功能基因挖掘的研究. 吴海青,刘威,马跃军,苏少锋,萨初拉,付绍印,高文渊,李玉荣. 2021

[20]特早花甘蓝型油菜的开花特征及特早花候选基因鉴定. 余华胜,张冬青,陈佳麒,张尧锋,傅鹰.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