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肉桃和白肉桃果实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罗静

作者: 罗静;谢汉忠;方金豹;黄玉南;王超;乔成奎;庞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桃;花色素苷;挥发性成分;特征香气成分;脂肪酸代谢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7-4333

年卷期: 2016 年 21 卷 11 期

页码: 34-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分析红肉桃的特征香气成分,以2份白肉桃‘白凤’和‘肥城白里10号’为对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提取2份红肉桃‘乌黑鸡肉桃’和‘天津水蜜’成熟果实的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在4份种质中共鉴定出10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乌黑鸡肉桃’最多,‘肥城白里10号’最少。比较红肉桃和白肉桃的挥发性成分,顺式-3-己烯醇乙酸酯和3-己烯醛是2份红肉桃种质特有的大量挥发性成分。除此之外,在微量挥发性成分中,红肉桃特有的挥发性成分还包括壬醛、1-辛醇和乙酸己酯。从2种类型桃不同类别的挥发性成分总量可以看出,红肉桃醛类物质较低,但烷烃和酯的含量却高于白肉桃。红肉桃与白肉桃除了花色素苷含量存在差异外,在挥发性物质的总量和种类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分类号: S662.1

  • 相关文献

[1]桂葡3号葡萄浆果特征香气成分分析. 秦晓媛,杨莹,谢太理,管敬喜,谢林君,文仁德,张瑛. 2015

[2]超声波辅助萃取桃果实挥发性物质的效果. 罗静,方金豹,谢汉忠,黄玉南,王超,乔成奎,汤文静. 2014

[3]超声波辅助萃取桃果实挥发性物质的效果研究初报. 罗静,方金豹,谢汉忠,黄玉南,王超,乔成奎. 2014

[4]早熟桃夏季红叶现象的生理机制研究. 谢智华,姜卫兵,韩键,彭丽丽,张斌斌,马瑞娟. 2012

[5]桃果实花色素苷积累与ABP1、ARF6表达分析. 焦云,马瑞娟,沈志军,严娟,俞明亮. 2015

[6]4份桃种质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罗静,黄玉南,王超,乔成奎,庞涛,方金豹,谢汉忠. 2016

[7]36份桃品种资源果实挥发性成分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桂芝,黄东慧,王力荣,吴金龙,马兆成. 2023

[8]羊ACOX2基因功能的研究进展. 梁祎凡,金海国,曹阳. 2018

[9]转录因子WRI1在主要作物中的研究进展. 丁霄,杨淑巧,许琦,杜春芳,吴慎杰,罗晓丽,马燕斌,张安红,孙璇,李朋波. 2015

[10]猪SCD1和SCD5双基因敲除细胞系的构建及其对脂肪沉积的影响. 方钱海,郭帅,任红艳,白文哲,高斯,刘雯雯,陈洪波,张立苹. 2024

[11]α-亚麻酸对高脂模型大鼠组织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禹晓,邓乾春,黄凤洪,黄庆德,杨金娥. 2012

[12]miR-1307-3p在不同猪种肌肉和脂肪中的差异表达研究与靶基因验证. 胡紫惠,顾以韧,陶璇,杨雪梅,杨跃奎,王言,陈晓晖,龚建军,吕学斌,朱淋,何志平,梁艳. 2024

[13]mir-155对民猪前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影响研究. 马红,李军义,汪亮,付博,王芳,郭镇华,刘娣. 2024

[14]福州茉莉红茶特征香气成分分析. 陈梅春,陈思聪,王艳娜,郑梅霞,陈燕萍,王阶平,朱育菁. 2021

[15]HS-SPME arrow-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烟草香气突变体中特征香气成分. 徐晓玲,曹建敏,庞雪莉,林樱楠,曹鹏云,刘贯山,孔芳芳,王大海,王德勋,范志勇,邱军. 2020

[16]GC-MS分析柠檬不同品种果皮精油成分. 朱春华,李进学,高俊燕,周东果,龚琪,岳建强. 2012

[17]嫩栗香型绿茶香气组分主成分分析. 刘淑娟,何郁菲. 2020

[18]2个莱檬品种果皮精油挥发性成分分析. 朱春华,李进学,高俊燕,周东果,龚琪,岳建强. 2013

[19]柠檬和莱檬果皮精油挥发性成分分析. 朱春华,高俊燕,李进学,范刚,周东果,龚琪,岳建强. 2012

[20]温度对李果实采后花色素苷合成的影响. 张学英,张上隆,秦永华,李世诚,叶正文,骆军,贾惠娟.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