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高粱品种(系)的模糊聚类分析及在育种上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仪治本

作者: 仪治本;梁小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品种;聚类分析;性状改良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1993 年 02 期

页码: 17-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模糊聚类方法,选取16个性状作为刻划指标,对25个常用高粱恢复系、保持系材料进行聚类。结果表明,由于品种间的相互杂交和复式杂交,大部分恢复系材料间的贴近度已很大,遗传分歧性变小,聚为一类。多数保持系材料间的贴近度很小,它们多为外引材料及多个材料的杂交后代,遗传异质性较大,独立成类。选育杂交种时,在类间选配亲本易获得强优杂交组合。对一些差异不太大的性状的改良,宜在类内选择亲本,以便于后代的迅速稳定;而对一些差异大的性状的改良,则宜在类问选配亲本,这样后代类型丰富,易于选择。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不同高粱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筛选与鉴定. 吴奇,周宇飞,高悦,张姣,陈冰嬬,许文娟,黄瑞冬. 2016

[2]不同高粱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及其形态标记聚类分析. 王洋,张明生,李祥栋,任明见,高翔. 2014

[3]高粱亲本系萌发期抗旱性鉴定. 陈冰嬬,徐宁,李淑杰,李继洪,侯佳明,李伟,石贵山,檀辉,高士杰,王鼐. 2018

[4]不同来源高粱品系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海燕,史红梅,周福平,杨彬,李爱军. 2021

[5]山西省新征高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萌,秦慧彬,王宇楠,穆志新. 2020

[6]贵州不同地区高粱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与聚类分析. 高杰,封广才,李晓荣,李青风,彭秋. 2020

[7]粒用高粱耐盐种质资源鉴选与评价. 范娜,白文斌,彭之东,赵建武. 2018

[8]高粱种质材料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鉴定及聚类分析. 张一中,周福平,张晓娟,邵强,杨彬,柳青山. 2018

[9]高粱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王自力,张北举,李魁印,陈松树,徐如宏,李鲁华,吴传喜,任明见. 2022

[10]41个高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标记检测. 余传涨,翟国伟,邹桂花,陶跃之,王华. 2010

[11]浙江地方高粱种质资源表型鉴定评价分析及利用. 刘秀慧,陈合云,邹桂花,刘合芹,郑学强,陈小央. 2022

[12]高粱数量性状的多元遗传分析. 仪治本,梁小红. 2002

[13]高粱芽期耐盐指标筛选及耐盐性评价. 穆志新,李萌,秦慧彬. 2017

[14]江苏省引进高粱种质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一中,李春宏,孟珊,张香桂,徐鹏,郭文琦,梁笃,郭琦,张晓娟,范昕琦,聂萌恩,柳青山. 2022

[15]高粱种质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单宁含量的测定及聚类分析. 张一中,周福平,张晓娟,梁笃,郭琦,赵文博,柳青山,杜维俊. 2017

[16]高粱幼苗耐盐指标筛选及耐盐性评价. 周福平,柳青山,张一中,张小娟,闫凤霞,郭琦,梁笃. 2015

[17]高粱F2群体株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 张旷野,王佳旭,柯福来,张飞,朱凯,王艳秋. 2023

[18]长根茎高粱种质资源的筛选. 常玉卉,吴静,粱俊杰,赵威军,张伟,张福耀. 2017

[19]120个高粱品系主要农艺性状的数量性状分析和聚类分析. 周福平,张晓娟,张一中,柳青山. 2011

[20]179份高粱种质资源表型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付连双,和阳升,王欣晨,王晓楠,单大鹏,严洪冬,李祥羽,唐贵.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