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旱相关生理性状的QTL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新华

作者: 赵新华;张小村;李斯深;李立会;范玉顶;李瑞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重组自交系;抗旱;生理性状;QTL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05 年 25 卷 04 期

页码: 72-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RIL群体131个系,在小麦中首次对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气孔导度等5个抗旱相关生理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共检测到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等3个性状5个加性QTL,涉及1D、2B、5A、7B共4条染色体,可解释表型变异的8.74%~36.96%.其中,3个QTL即QSod.sdau-7B、QSpc.sdau-1D、QNra.sdau-1D贡献率较大,分别为29.28%、23.11%和36.96%,其加性效应都源于山农483.讨论了可能用于标记辅助选择的QTL及其分子标记.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扬麦9号/CI12633 RIL群体中控制小麦粒重QTL位点的初步分析. 吴旭江,臧淑江,程凯,李东升,张伯桥. 2015

[2]燕大1817/北农6号重组自交系群体穗部性状的QTL定位. 吴秋红,陈娇娇,陈永兴,周升辉,傅琳. 2015

[3]小麦“N553×扬麦13”RIL群体小穗密度、株高及赤霉病抗性QTL分析. 孙阳阳,张勇,胡文静,陈树林,刘健,李东升,程凯,程婧晔,程晓明,程顺和. 2017

[4]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小麦籽粒硬度QTL分析. 周淼平,杨学明,张鹏,宋桂成,张平平,何漪. 2023

[5]基于扬麦158/CI12633重组自交系群体的籽粒千粒重QTL分析. 郭元世,梅佳,罗德祥,涂军,陆健康,厉婕,侯运章,吕乐城,周淼平. 2022

[6]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小麦株高QTL分析. 周淼平,宋桂成,张鹏,杨学明,张平平,何漪. 2025

[7]春小麦重组自交系品质性状与产量、生理性状相关性分析. 马斯霜,王敬东,白海波,惠建,陈晓军,石磊,张尚沛,李树华. 2024

[8]水稻生育后期剑叶形态和生理特性的QTL定位. 童汉华,梅捍卫,邢永忠,曹一平,余新桥,章善庆,罗利军. 2007

[9]低磷胁迫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苏辉,李志刚,宋书宏. 2009

[10]大麦籽粒亮氨酸QTL定位. 姚国琼,杨晓梦,杜娟,孙正海,普晓英,杨加珍,曾亚文. 2021

[11]水稻重组自交系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分蘖角的QTL检测(英文). 张亚东,董少玲,张颖慧,陈涛,赵庆勇,朱镇,周丽慧,姚姝,赵凌,王才林. 2013

[12]培矮64S/93-11重组自交系分子图谱构建及千粒重QTL检测. 徐小飒,刘喜,赵志刚,周裕军,吴盛阳. 2011

[13]油菜含油量QTL的定位及候选基因HD的功能验证. 刘静,华玮,孙美玉,黄顺谋,王汉中. 2009

[14]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水稻粒形QTL定位. 方先文,张云辉,肖西林,张所兵,林静,汪迎节. 2017

[15]黄瓜苗期主要农艺性状相关QTL定位分析. 苗晗,顾兴芳,张圣平,张忠华,黄三文,王烨,方智远. 2012

[16]多环境下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重组自交系铃重与衣分性状的QTL分析. 贾菲,孙福鼎,李俊文,刘爱英,石玉真,龚举武,商海红,巩万奎,王涛,刘志,袁有禄. 2011

[17]TD70/Kasalath RIL群体定位水稻花药基部开裂长度QTL. 张亚东,赵春芳,周丽慧,姚姝,于新,丁丹,Tsutomu Matsui,王才林. 2015

[18]稻米胶稠度、碱消值与籼粳分化度的QTL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吴长明,孙传清,付秀林,张强,王象坤,李自超,金京花. 2003

[19]不同环境下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李余生,汤国辉,管荣展,王才林,张红生. 2007

[20]黄瓜子叶再生频率QTL定位分析. 王烨,顾兴芳,苗晗,张圣平,李艳玲,黄三文.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