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常见淡水养殖鱼类目标强度测定与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蔺丹清

作者: 蔺丹清;张辉;李君轶;杨焕超;邸军;危起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目标强度;水平方向;声波;入射角度;鳔室结构;线性回归;淡水养殖鱼类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7 年 24 卷 01 期

页码: 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鱼类目标强度(target strength)的测量是渔业声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核心内容之一。2015年6―10月,在小型水槽内使用Bio Sonics DT-X(199kHz)科学探鱼仪发射水平声波,测量了4种共29尾不同鳔室结构的淡水养殖鱼类体侧向及背腹向(180°范围)的目标强度,并拍摄X光影像以了解鱼体鳔室结构及特征。其中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7尾、鳜鱼(Siniperca chuatsi)9尾、鲫鱼(Carassius auratus)6尾、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7尾。结果显示,单体鱼目标强度与声波入射角度具有cos三次方函数关系,体侧向与背腹向上最大目标强度均出现于鱼体主轴垂直于入射声波时,最小目标强度出现于头尾方向朝向声波时,与最大目标强度相差10dB。不同种鱼类体侧向平均目标强度略大于背腹向0.5~5dB。单室鳔鱼类目标强度比相近体长的两室鳔鱼类小。对4种鱼类的目标强度与鱼体相关生物学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体侧向与背腹向目标强度主要受体长、鳔长和鳔长/鳔高值的影响较大。通过目标强度与实验鱼全长、体长、体重的线性回归,获得体侧和背腹入射方向目标强度与3个生物学参数的关系式。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鳔室形态鱼种的回波特征差异,辅助判别长江内常见鱼类(如瓦氏黄颡鱼、鱖鱼、鲫鱼等)的声学信号,结果对于淡水水域水平原位监测时分析评估资源量相关参数具有参考意义。

分类号: S932

  • 相关文献

[1]早期不同施氮量下橡胶园土壤中无机氮的运移. 王帅,张永发,任常琦,罗雪华,薛欣欣,赵春梅,马钧耀,耿建梅,王文斌. 2021

[2]入侵害虫桔小实蝇检测方法的研究发展概况. 黄文九,黄立飞,王伟兰,姜建军. 2014

[3]广东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流行病的防治研究. 陈信廉,邹为民,李海文,岑伟良. 1993

[4]池养卡特拉人工繁殖的研究. 谢刚,范阳,刘伟光,杨红波,祁宝仑,钟海浪. 1992

[5]几种主要养殖淡水、海水经济鱼类肌肉营养组成及对比分析. 丁海燕,孙晓杰,盛晓风,赵艳芳,尚德荣,翟毓秀. 2016

[6]渔业声学数据后处理中积分阈的选择与优化Ⅰ:目标离散分布状态下积分阈的确定. 张俊,王新良,赵宪勇,李显森. 2011

[7]鳙目标强度和行为特征的水声学研究. 任玉芹,王珂,段辛斌,阴双雨,李世健,刘绍平,陈大庆. 2011

[8]南海黄斑蓝子鱼的目标强度测量研究. 陈国宝,李娜娜,陈丕茂,李永振,于杰,黎小国. 2010

[9]鸢乌贼目标强度绳系控制法测量. 王欢欢,张俊,陈作志,汤勇,孙铭帅,黄佳兴,邱永松. 2019

[10]基于水声学的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水域(镇江)渔业资源时空特征. 李佩杰,王召根,蔺丹清,潘杰,刘燕,朱孝锋,刘凯. 2022

[11]回声探测技术在我国渔业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郝桐锋,曲疆奇,俞文钰,南海林,张树林,张清靖. 2023

[12]深水抗风浪网箱监测系统研制方案的探讨. 刘丽珍,石晓天. 2007

[13]大黄鱼和许氏平鲉声反射特征与体重和体长关系的研究. 栾洋,关长涛,石晓天,谌志新. 2011

[14]基于灯光罩网法的南海鸢乌贼声学评估技术研究. 杨权,李永振,张鹏,汤勇,陈国宝,张俊. 2013

[15]多鳞鱚目标强度的模型法研究. 李斌,陈国宝,曾雷,王志超. 2018

[16]利用声呐数据提取磷虾捕捞深度方法研究. 王书献,张胜茂,戴阳,王永进,隋江华,朱文斌. 2021

[17]基于网箱控制法和模型法的长江4种淡水鱼目标强度研究. 谢晓,张辉,孙立元,蔡志宇,王恒,霍来江,危起伟. 2020

[18]南海鸢乌贼水声学测量和评估相关技术研究. 张俊,陈作志,陈国宝,邱永松,刘世刚,姚壮. 2014

[19]有限元/边界元耦合方法在海洋生物目标强度特性研究的应用. 于小涛,王新良,张吉昌,赵宪勇. 2023

[20]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目标强度的模型法研究. 于海圆,赵宪勇.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