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C-IMS分析炒制温度对青稞糌粑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雅红
作者: 郭雅红;佟立涛;王丽丽;范蓓;杨希娟;张烁;孙晶;王凤忠;刘丽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青稞糌粑粉;青稞品种;炒制温度;挥发性风味物质(VOCs)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23 年 44 卷 014 期
页码: 326-3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不同炒制温度及粒色对青稞糌粑粉挥发性风味物质(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黑青稞芶芒紫(BHB)、白青稞昆仑-15(WHB)在不同炒制温度(160、180、200、220和 240℃)下糌粑粉中VOC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试样品中共检测出 62种化合物,可准确识别的有 44种有机物,包含 19种醛类、10种醇类、5种酮类、5种酯类、4种吡嗪类和 1种呋喃类;炒制对糌粑粉VOCs的组成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炒制温度的升高,醇类VOCs总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醛类、酮类、酯类、吡嗪类、呋喃类VOCs则呈增加的趋势;吡嗪类、醛类和酮类是青稞糌粑粉VOCs的特征性和主要的风味物质,在较高温度(220、240℃)下炒制有利于其产生;WHB中VOCs随炒制温度的变化更加显著,除呋喃类VOCs外,其他类化合物相对变化量均高于BHB;由主成分分析可知BHB和WHB糌粑粉风味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风味类型.本研究有望为青稞糌粑粉生产技术规范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TS210.1
- 相关文献
[1]基于GC-IM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不同冷冻时长对椰子水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阚金涛,王媛媛,宋菲,张建国,张玉锋. 2023
[2]不同光质培养下香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比较分析. 姜宁,董浩然,李巧珍,李玉,周峰,李正鹏. 2023
[3]专用优质高产保健青稞品种"藏青25"选育与产业化开发. 魏新虹. 2017
[4]甘肃天祝青稞新品种区域适应性研究. 聂战声,马其彪,强小林.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酸枣仁复方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
作者:郑涵文;刘昕玥;赵海燕;王佳音;罗福龙;范蓓;Alberto Carlos Pires Dias;王凤忠;王琼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酸枣仁复方;抑郁症;炎症因子
-
不同酒曲对青稞甜醅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作者:马文珍;党斌;郑万财;杨希娟
关键词:青稞甜醅;酒曲;感官;营养品质;抗氧化活性
-
种植方式对不同粳稻品种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子琪;何娜;王丽丽;王昌华;于广星;唐志强
关键词:种植方式;品种;稻米品质
-
基于高压辅助处理的青稞籽粒电镜观测超微结构样品制备
作者:王盈;刘丽娅;朱捷;马慧;何珊;孙艳丽
关键词:青稞籽粒;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高压处理;超微结构
-
不同加工方式对槟榔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婧婧;范蓓;卢聪;佟立涛;郭子斌;孙晶;王凤忠
关键词:槟榔;化学成分;加工;炮制
-
蓝舌病新疆分离株VP7蛋白编码基因序列分析及一步法RT-PCR方法的建立
作者:马晓菁;谷文喜;叶锋;刘帅;刘丽娅;谢彩云;钟旗;易新萍
关键词:蓝舌病;VP7蛋白;RT-PCR
-
膜分离对福建产不同茶类提取物化学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作者:林清霞;王丽丽;宋振硕;蔡淑娴;刘仲华;陈林
关键词:茶叶;水提物;膜分离;生化成分;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