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铁复配石灰、水泥对锑矿区周边土壤锑形态分布的影响及生态风险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保琼莉

作者: 保琼莉;刘宗阳;王柯;保万魁;黄益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锑污染;土壤;Fe2(SO4)3;石灰;水泥;锑形态分布;生态风险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22 年 41 卷 008 期

页码: 1730-17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揭示Fe2(SO4)3、石灰及水泥复配处理下锡矿山锑(Sb)污染土壤的Sb形态分布和生态风险,本研究通过室内土壤培养实验,分析了不同复配处理下土壤Sb不同形态含量和pH变化以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单独添加Fe2(SO4)3使土壤水溶态+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Sb分别降低53%~70%和31%~70%;Fe2(SO4)3+石灰处理仅使个别样点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或残渣态Sb含量显著降低.Fe2(SO4)3复配水泥处理使水溶态+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Sb含量增加了52%~1264%.单独添加Fe2(SO4)3使土壤Sb生物活性降低22%~59%,Fe2(SO4)3+石灰处理使Sb生物活性降低15%~51%,降低了多数样点的生态风险,而Fe2(SO4)3复配水泥处理使Sb生物活性增加56%~828%,其生态风险等级上升至高或极高.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变化显著影响了可利用态Sb(水溶态+交换态)及潜在可利用态Sb(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研究表明,本研究单独添加Fe2(SO4)3具有较好的Sb固化-稳定化效果,Fe2(SO4)3复配石灰通过提高土壤pH,弱化了对Sb的固化-稳定化,Fe2(SO4)3复配水泥会显著提高土壤pH,增加可利用态Sb含量,使Sb迁移性、生物有效性及生态风险增加.

分类号: X53%X826

  • 相关文献

[1]磷灰石和石灰联合巨菌草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改良修复. 崔红标,梁家妮,周静,陶美娟,谷键云. 2013

[2]巨菌草对Cu、Cd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 徐磊,周静,梁家妮,崔红标,陶美娟,陶志慧,祝振球,黄林. 2014

[3]不同钝化材料对土壤镉活性和大白菜镉吸收影响的比较. 张富林,夏贤格,刘婷婷,杨利,熊桂云,范先鹏,刘冬碧,余延丰,张继铭. 2015

[4]深翻结合心土与不同改土物料混合改良白浆土的效果. 朱宝国,张春峰,贾会彬,孟庆英,王囡囡,张立波,匡恩俊,王庆胜,刘俊刚,高雪冬. 2018

[5]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有机—中性化修复技术试验. 李瑞美,方玲,王果,张潮海,华村章. 2004

[6]蔬菜种植前施用石灰对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赵小虎,刘文清,张冲,王富华,王纪阳,鄢珊,赵沛华,罗红辉. 2007

[7]不同母质土壤重金属含量与生态风险评价. 瞿飞,文林宏,范成五,刘桂华,秦松. 2020

[8]南渡江农业土壤中农药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估. 谭华东,李勤奋,张汇杰,武春媛. 2021

[9]羊肚菌种植区重金属污染评价及膳食健康风险分析. 曾庆兰,吴迪,杨珍,普福敏,向美,刘晓媛. 2023

[10]南渡江流域农业表土中草甘膦及代谢物氨甲基膦酸的残留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谭华东,何筱瑜,梁悦夫,朱思朴,崔艳梅,武春媛. 2022

[11]蔬菜地农药施用的土壤生态风险评估. 邓勋飞,詹宇,王祥云,吕晓男. 2014

[12]新疆温宿县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及污染风险评价. 付彦博,窦晓静,赖宁,黄建,王新勇,王治国. 2016

[13]兰州市黄河风情线地表积尘及周边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李军,李开明,王晓槐,焦亮,臧飞,毛潇萱,杨云钦,台喜生. 2023

[14]新疆典型区域土壤重金属As和Cd分布特征及评价. 刘国宏,冷冰冰,扁青永,魏亚媛,王治国. 2022

[15]我省冬暖大棚的改进方法. 王克安,陈运起,张世德. 1999

[16]秋季养猪要注意防治裂蹄病. 徐锡良. 2000

[17]红壤土施用石灰、硅钙肥对辣椒生长的影响. 刘藜,孙锐锋,肖厚军,周瑞荣. 2012

[18]偏酸性土壤施石灰对苜蓿的影响. 刘亚柏,王敬根,王全洪,储国良,付反生. 2004

[19]苏南丘陵地区紫花苜蓿品种引进筛选及石灰施用效果试验. 傅反生,吉沐祥,储国良,丁剑英,刘亚柏,王敬根,花卫华,王全洪. 2007

[20]生物质灰渣等对红壤性状的影响. 谷健云,崔键,周静,黄界颍,徐磊,陶志慧,章力干.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