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菜区试新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费锦宗

作者: 费锦宗;沈金雄;郭彦丽;李海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菜;区试品种;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9 年 22 期

页码: 33-40

摘要: 对2002—2016年国家冬、春油菜参试的2 075个新品种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国家区域试验油菜新品种以杂交品种为主,占90.84%。冬油菜区主要性状变异系数为单株产量(0.29)>单株有效角果数(0.26)>产量(0.15)>每角果粒数(0.11)>千粒重(0.10)>种子含油量(0.06);春油菜区主要性状变异系数为单株产量(0.25)>单株有效角果数(0.20)>产量(0.12)>千粒重(0.08)>每角果粒数(0.06)>种子含油量(0.05)。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春油菜区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且长江上游、下游区的这2个指标均高于其他各区。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区及黄淮区和春油菜区5个产区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与油菜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春油菜区单株有效角果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在黄淮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区二者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长江上游区、黄淮区和春油菜区单株产量与油菜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各区单株有效角果数与单株产量、产量与种子含油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提高油菜新品种的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将是中国油菜遗传改良的重中之重。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2000—2009年中国冬油菜区试品种品质及产量性状的演变. 俞琦英,刘凤兰,张冬青. 2010

[2]不同施氮水平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孙华,张建栋,陈培峰,黄萌,许才康,乔中英,蒋鹤云. 2010

[3]施氮量对苏油4号油菜籽产量与品质的调控作用. 沈明星,王海侯,施林林,吴彤东,陆长婴,陈凤生,孙华. 2009

[4]施氮量对油菜新品种“苏油8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张建栋,黄萌,陈培峰,宋英,孙华. 2017

[5]施氮量对‘苏油4号'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许才康,陈培锋,孙华,张建栋,黄萌. 2011

[6]移栽密度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沈明星,王海侯,孙华,施林林,陆长婴,吴彤东,陈凤生. 2009

[7]密度对双低油菜苏油7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张建栋,黄萌,孙华,陈培峰,宋英. 2017

[8]移栽密度对双低油菜新品种苏油8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张建栋,黄萌,孙华,陈培峰,宋英. 2019

[9]种植密度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许才康,孙华,张建栋,黄萌. 2010

[10]移栽密度对高含油量双低油菜苏油5号产量、产油量及品质的影响. 黄萌,眭彬彬,张建栋,陈培峰,宋英,孙华. 2015

[11]根外追施硼锌复合微肥对油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沈明星,孙华,吴彤东,王海侯. 2009

[12]种植密度对秦优7号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曹永红,张智,李殿荣,任军荣,李敏,田建华,王京宏,王周礼,杨建利. 2014

[13]金福隆植物生态营养剂对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德文,魏忠芬,王军,张太平. 2009

[14]石油污染物对油菜产量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郑福丽,江丽华,刘兆辉,王梅,林海涛,宋效宗. 2009

[15]江苏省丘陵地区油菜施磷效果. 宁运旺,张永春,汪吉东,许仙菊,王寅,鲁剑巍. 2010

[16]蔬菜废弃物沤肥在油菜上应用的产量、品质及氮素效应. 刘安辉,李吉进,孙钦平,邹国元,诸葛玉平,罗一鸣,张颖清,李传章. 2011

[17]高肥料投入条件下不同污泥用量对油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李东洁,刘树庆,李鹏,赵同科,张成军. 2013

[18]氮肥施用比例对油菜芝麻复种模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汪瑞清,罗涛,胡立勇,肖运萍,吕丰娟,魏林根. 2018

[19]硫酸钾镁肥对油菜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戴平安,邓言福,郑圣先,廖育林,聂军,易国英. 2009

[20]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辉,朱德进,黄卉,宁运旺,张永春.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