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转染法制备奶牛转溶葡球菌酶(Lysostaphin)和内溶素(Endolysin)基因胚胎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林

作者: 杨林;杜卫华;郝海生;刘岩;秦彤;赵学明;王栋;朱化彬;王宗礼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溶葡萄球菌酶;内溶素;电转染;转基因;乳房炎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13 年 21 卷 02 期

页码: 84-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溶葡球菌酶(Lysostaphin)是一种含锌的单链蛋白酶,能有效地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内溶素(Endolysin)是双链DNA噬菌体所特有,是一类胞壁质水解酶,具有广泛的抗菌效果。内溶素与抗生素之间有高效的协同作用。本研究通过BTX电转染和AMAXA核转染的方法将含有溶葡球菌酶(Lysostaphin)和内溶素(Endolysin)两个目的基因(Seq2和Seq3)及绿色荧光蛋白(enhe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和新霉素(neomycin,neo)两个标记基因的载体pBC1-seq2+seq3-EGFP-neo,导入牛(Bos taurus)胎儿成纤维细胞,经荧光观察、G418筛选和PCR鉴定后建立稳定转染的单克隆阳性细胞系。以其作为核供体,体细胞核移植制备转基因胚胎。通过4组不同转染程序(A-023,V-013,V-023和T-016)转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结果表明,转染参数T-016最适合本实验,其AMAXA转染效率(20.11%)为BTX电转染转染效率的5倍。转基因囊胚率为(20.08±4.19)%,并发育正常。本研究建立了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系,筛选出高效的转染参数,并获得了含溶葡球菌酶、内溶素的转基因细胞系和转基因囊胚,为制备抗乳房炎转基因牛及寻找防治奶牛乳房炎新途径提供了技术支持。

分类号: S823.91

  • 相关文献

[1]噬菌体及其内溶素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伟,王学琴,董世雷,朱立颖,王欣. 2010

[2]dsDNA噬菌体裂解系统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韩晗,李雪敏,程博幸,王小青,王冉. 2019

[3]新型抗菌蛋白内溶素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与纯化. 李佳,刘伟,王华,严成其,王欣,陈剑平. 2014

[4]吕梁黑山羊耳缘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及体外培养. 李希,王曦,吴苏君. 2018

[5]利用电转的方法对T细胞TET2基因敲除并探讨TET2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 杨雷,叶洲杰,李兆龙,沈阳坤,傅雅娟. 2020

[6]GalKO/hCD46的人源化五指山小型猪. 潘登科,冯冲,王宁,龙川. 2012

[7]肌注异位表达GHRH质粒对羔羊体重变化的影响. 程稳中,宋志强,辛彩霞,姬勇,李永刚,皮文辉,刘守仁. 2007

[8]翘嘴鳜学习记忆相关基因c-fos对食欲基因的调控. 梁慧,何珊,梁旭方. 2021

[9]原代猪成纤维细胞电转染条件的探索. 刘西梅,华再东,张立苹,肖红卫,李莉,任红艳,毕延震. 2014

[10]奶牛乳房炎及其对奶业生产的影响. 刘晓松. 2003

[11]略论母猪乳房炎的发病机理及防治. 张华,张巴克. 1997

[12]中国西门塔尔牛bLF-exon4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乳房炎的相关分析. 王国富,吴慧光,孙国权,许尚忠,李俊雅,高雪,季守财,高树新. 2010

[13]基于芯片数据和整合分析研究奶牛乳房炎的关键通路. 赵静,陈振亮,王振,张哲,肖倩,管毓渝,孙浩,刘光磊,张向喆. 2016

[14]奶牛乳房炎检测技术与牛奶质量关系的研究进展. 杨宇. 2013

[15]奶牛乳房炎的生物学防治. 项开合,张乃生,肖连明,聂玉霞. 2007

[16]提高家兔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上). 侯明海. 2006

[17]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检测与基因分型. 杨波,张雪梅,罗淑萍,刘明军. 2009

[18]小鼠模型在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中的应用. 杨天骄,孙英峰,沈国顺. 2008

[19]奶牛真菌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孙英峰,王英珍,李秀丽,王东,杨天骄. 2009

[20]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孙英峰,张衍俊,王东,池晶晶,田向学.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