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毛平生
作者: 毛平生;阮建云;李延升;石元值;马立锋;伊晓云;方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园管理;施肥方式;土壤化学性质;旋耕;犁耕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14 年 05 期
页码: 1-5
摘要: 设人工撒施、人工开沟施肥、机械旋耕施肥、机械中间犁耕施肥深10 cm、机械中间犁耕施肥深20 cm、机械双侧旋耕施肥深10 cm、机械双侧旋耕施肥深20 cm、不施肥旋耕、不施肥中间犁耕、不施肥双侧旋耕10个处理,研究了3种不同施肥方式对茶园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双侧旋耕施肥显著增加了行间15~35 cm范围土壤的无机氮含量,机械旋耕使深层土壤无机氮含量明显增加;人工撒施、人工开沟施肥、机械旋施处理土壤有效钾含量均较高,其中人工撒施处理有效钾含量最稳定,机械中间犁耕施肥深10 cm处理效果最差;土壤有效磷含量以机械双侧旋耕施肥深20 cm、3个不施肥处理最高,机械旋耕、机械中间犁耕施肥深10 cm、机械中间犁耕施肥深20 cm、机械双侧旋耕施肥深10 cm处理较低。
分类号: S571.1`S153
- 相关文献
[1]茶园不同施肥方式对茶树养分和鲜叶品质相关成分的影响. 毛平生,阮建云,李延升,石元值,马立锋,伊晓云,方丽. 2014
[2]茶园荼毛虫性信息素应用研究. 赵丰华,彭萍,任红楼,龚凤萍,郑杰. 2011
[3]提高机采茶叶原料质量措施浅析. 刘晓霞,胡华健,王家伦,何莲,卢天国. 2010
[4]茶业50年回顾及展望. 王运浩,杨亚军,江用文. 2000
[5]用科技创新打造一个绿色、健康的茶产业. 陈宗懋. 2006
[6]金羞茶树生产栽培技术规程. 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 2007
[7]创新—我国茶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陈宗懋. 2004
[8]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及配套措施. 丁勇. 2003
[9]茶园机采、机剪及综合配套管理技术. 袁自春,黄建琴,王文杰,苏有健,胡善国,方吴云. 2013
[10]四川茶区幼龄茶园高效管理技术. 刘东娜,罗凡,李兰英,高万君,梁星,尧渝. 2024
[11]物联网技术在茶园管理中的应用. 雷攀登,吴限,丁勇. 2016
[12]第二讲有机茶园建设. 柳荣祥,邬志祥. 2000
[13]改进茶园追肥方法;提高茶叶品质. 吴洵. 1984
[14]浅议完善和提升生态茶园创建. 王立. 2014
[15]茶毛虫病毒制剂大面积防治示范的效果. 肖强,殷坤山,唐美君,金伟东. 2004
[16]荒野茶园资源利用探讨. 李恒彪,李春华,马伟伟,熊元元. 2024
[17]水稻机械化秋季秸秆还田作业模式试验研究. 王金丽. 2018
[18]1GF-200旋耕施肥机的设计与试验. 位国建,荐世春,姜伟,邸志峰,周继磊. 2014
[19]玉米苗带秸秆还田旋耕施肥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荐世春,张宁宁,王小瑜,邸志峰,彭强吉,付乾坤. 2015
[20]深松联合整地机的研制. 钟钢.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镇安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作者:余良虎;石元值;刘法海
关键词:镇安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
2023年茶园养分管理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龙俐至;倪康;马立锋;杨向德;李海涛;阮建云
关键词:茶树;养分高效利用;土壤健康;研究进展
-
高油酸食用型黑花生新品种浙黑甜1号的选育
作者:李付振;张小利;陈小央;刘波;厉宝仙;何爱珍;张泉锋;方丽;朱灵龙
关键词:黑花生;新品种;浙黑甜1号;高油酸
-
水稻轮作和不同土壤处理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志明;方丽;郭焕茹;凡改恩
关键词:微生物菌肥;甜瓜;水稻轮作;品质
-
茶园化肥减施的认识误区及实施建议
作者:马立锋;卓荣华
关键词:茶园;化肥减施;有机肥替代;增效技术
-
四种采茶机的名优茶采摘效果综合比较研究
作者:倪康;石元值;郑生宏;马伟;阮建云
关键词:采茶机;作业效率;机械组成;经济评价
-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浙花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张小利;李付振;厉宝仙;陈小央;刘波;张泉锋;方丽;朱灵龙;范飞军
关键词:花生;新品种;浙花6号;高油酸;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