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不同形态氮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静

作者: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吕国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氮素;秸秆还田;水体富营养化

期刊名称: 水利学报

ISSN: 0559-9350

年卷期: 2014 年 45 卷 04 期

页码: 410-418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巢湖流域稻麦(油)轮作区水稻季减少农田氮素流失的有效耕作措施,降低其对湖区水质的威胁,采用野外定位观测试验并结合室内实验分析,研究了连续两年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总氮(TN)、溶解态氮(DN)、溶解态有机氮(DON)、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浓度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稻田施用尿素后第2天或第4天田面水的TN、DN、DON和NH4+-N浓度达到峰值,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降低,至8~10 d后趋于稳定;在整个水稻生育期内,NO3--N浓度普遍较低;尿素施用后8~10 d之内是控制稻田氮素流失的关键时期,秸秆还田降低这一时期TN、DN、NH4+-N浓度的效果显著,而DON浓度差异未达显著水平。DN是稻田田面水氮素存在的主要形态,所占TN比例达63.2%~88.8%,尿素施用后6 d内DN又以NH4+-N为主,NH4+-N所占TN的比例为33.8%~69.9%。DON是稻田田面水氮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效应不容忽视。秸秆还田还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增产幅度分别为12.25%和7.68%,平均为9.96%。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前提下,秸秆还田可以作为控制稻田氮素流失的措施在巢湖流域使用。

分类号: X52`S511

  • 相关文献

[1]江苏省太湖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现状及政策建议. 吴昊,管永祥,梁永红,王子臣. 2014

[2]添加秸秆碳源对沟渠水体中氮素去除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舒同,周贝贝,段婧婧,马如龙,薛利祥,何世颖,薛利红,杨林章. 2023

[3]秸秆还田对稻田磷素径流损失的影响.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吕国安,丁树文,孟超峰. 2013

[4]秸秆还田及氮肥调控对不同肥力白浆土氮素及水稻产量影响. 王秋菊,刘峰,迟凤琴,焦峰,张春峰,姜辉,李鹏绯,朱宝国. 2019

[5]秸秆还田及氮肥调控对不同肥力白浆土氮素及水稻产量影响. 王秋菊,刘峰,迟凤琴,焦峰,张春峰,姜辉,李鹏绯,朱宝国. 2019

[6]秸秆还田形态和还田量对水稻氮素积累与转运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刘丽华,秦猛,翟玲霞,崔士泽,李瑞松,郑峻麒,王檄铭,李红宇,姚钦,林晓影,郑桂萍. 2023

[7]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对砂姜黑土有机质和氮素养分的影响. 王晓波,车威,纪荣婷,何传龙,朱安宁,王伏伟,朱林. 2015

[8]稻秸还田对油菜季径流氮磷及COD流失的影响. 龚静静,靳玉婷,胡宏祥,朱昌雄,高梦瑶. 2019

[9]漂浮育秧对不同养分浓度水体环境的影响. 董玉兵,纪力,孙春梅,邵文奇,钟平,庄春,章安康,陈川. 2020

[10]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I.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势估计. 张维理,武淑霞,冀宏杰,KolbeH.. 2004

[11]浅谈水生蔬菜的非食用性功能. 弭宝彬. 2015

[12]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 I.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势估计. 张维理,武淑霞,冀宏杰,Kolbe H.. 2004

[13]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Ⅰ.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势估计. 张维理,武淑霞,冀宏杰,KOLBE H. 2004

[14]连续淋洗对山东省主要土壤磷素有效性及磷库的影响. 张英鹏,李彦,李景超,孙明,于兴伟. 2007

[15]我国农田和水体污染及微生物修复前景. 孙建光,姜瑞波,任天志,王立刚,徐晶. 2008

[16]微生物-生物炭协同修复农业环境中的多元污染物. 李冲,杨亚楠,王翠霞,郑海鑫. 2024

[17]降雨量和氮素对黑土区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赵京考,卢静,谷思玉,龚振平,温延臣. 2011

[18]重庆市江津区团结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研究. 曹生宪,林芝西. 2016

[19]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对策I.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成因. 任军,边秀芝,郭金瑞,闫孝贡,刘钊剑,朱孝玉,郑中和,杨世清. 2010

[20]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防治对策. 刘凤枝,沃飞,郑向群,师荣光.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