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顶腐病和鞘腐病致病镰孢菌生物学特性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婧

作者: 徐婧;胡兰;姜钰;徐秀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顶腐病;玉米鞘腐病;亚粘团镰孢菌;层出镰孢菌;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13 年 01 期

页码: 1-5

摘要: 采用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对玉米顶腐病致病菌亚粘团镰孢菌[Fusarium subglutinans(wollenweb.&Reiking)Nelson]和玉米鞘腐病致病菌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Matsushima)Nirenberg]进行了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两种镰孢菌在Czapek、PSA和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多种碳源、氮源物质对菌丝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亚粘团镰孢菌最适碳源、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蛋白胨;层出镰孢菌最适碳源为麦芽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氮源为牛肉膏。两种镰孢菌在5~35℃温度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为25℃,40℃菌丝不生长。在pH 5~12范围内均可生长,pH 6时生长最快。在pH 4~8范围内层出镰孢菌生长快于亚粘团镰孢菌,而pH 9~12范围内则相反。不同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差异不大。

分类号: S435.131

  • 相关文献

[1]鞘腐病发生程度与玉米倒伏及产量损失间的相关性分析. 王宽,曹志艳,李朋朋,尹海峰,刘俊,董金皋. 2015

[2]鞘腐病发生程度与玉米倒伏及产量损失间的相关性分析. 王宽,曹志艳,李朋朋,尹海峰,刘俊,董金皋. 2016

[3]茄子层出镰孢菌花腐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韩冰,黄宇飞,张鑫宇,傅俊范,刘长远. 2017

[4]玉米新病害—鞘腐病研究初报. 徐秀德,姜钰,王丽娟,董怀玉,胡兰. 2008

[5]玉米鞘腐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胡兰,徐秀德,姜钰,王丽娟,徐婧,赵扬. 2008

[6]我国玉米新病害顶腐病的研究初报. 徐秀德,董怀玉,赵琦,姜钰,刘志恒,白金铠,吕成军. 2001

[7]万寿菊生物熏蒸对连作苹果幼苗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王晓芳,徐少卓,王玫,段亚楠,王海燕,盛月凡,毛志泉. 2018

[8]甘肃大葱贮藏期镰孢菌腐烂病病原鉴定. 张军高,漆永红,郭成,苏建红,李敏权,李雪萍,曹素芳,刘丹. 2016

[9]文安县玉米顶腐病的发病情况初报. 任文来,刘通,霍建飞. 2017

[10]玉米生产品种和部分自交系对鞘腐病的抗性筛选初报. 李浩然,曹志艳,李朋朋,翟晖,孔令晓,董金皋. 2012

[11]西南地区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张海燕,李晓,章振羽,皱成佳,龙强,崔丽娜. 2021

[12]黑龙江省玉米顶腐病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赵秀梅,罗宝君,李敏,王连霞,谭可菲,迟莉,梁虹. 2010

[13]辽宁省玉米苗枯病调查及原因分析. 闫岩,傅俊范,徐秀德,董怀玉,姜钰. 2005

[14]甘肃玉米鞘腐病病原菌种群多样性及优势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林英,张小杰,洪流,常卫格,高建昊,周天旺,王春明,郭成. 2024

[15]苯醚甲环唑浸种及苗期喷雾处理对玉米顶腐病的防治效果. 欧阳振华,甘林,郑秀琴,黄伟群,兰成忠,代玉立,杨秀娟. 2024

[16]藜麦的生物学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程斌,高旭,曹宁,辛智海,何庆才,张立异. 2017

[17]耐盐植物海滨锦葵的引种和栽培研究. 尹金来,周春霖,洪立州,王凯,丁金海,王茂文. 2000

[18]绵羊痒螨发育分期观察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陈志蓉,连宏军,徐雪平,范进江,王宏伟. 2000

[19]冷饭团生物学特性研究. 韦茜,刘朝英,赵艳,彭玉基,刘涛. 2010

[20]黔西南地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金线莲的生存现状及保护对策. 敖茂宏,罗晓青,吴明开.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