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稻鳖鱼”生态种养融合技术的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蒋业林

作者: 蒋业林;毛栽华;奚业文;叶胜佳;王芬;侯冠军;程云生;季索菲;张国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物联网+稻鳖鱼;生态种养;融合技术

期刊名称: 安徽农学通报

ISSN: 1007-7731

年卷期: 2017 年 23 期

页码: 101-103+106

摘要: 稻鳖鱼生态种养是一种新兴的绿色健康生态养殖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运用物联网信息技术对稻鳖鱼生态环境调控、种养期间管理、稻鳖鱼质量控制及产品质量追溯是一种新的养殖技术。该文探讨了"物联网+稻鳖鱼"生态种养融合技术,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产品质量溯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物联网+稻鳖鱼"生态种养模式,鳖鱼增重率分别达113%和119%,单位产值和纯效益分别为水稻单作的3.1倍和3.6倍;利用稻鳖鱼鸭等生物间共生关系,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改善了稻田种养生态环境;采用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实现了从种养到零售终端相关信息的正向跟踪和零售终端到种养相关信息的逆向溯源,为传统渔业转型升级,实现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发展目标提供支撑。

分类号: S951.2`S964.2

  • 相关文献

[1]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郑林用,彭卫红,肖在勤. 2001

[2]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枣育种中的应用展望. 王国平. 2008

[3]江苏泰州稻田生态种养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陈素华,张国喜,顾海龙,王伟,冯亚明. 2016

[4]规模化养殖制约下浙江山区生态种养的模式优化研究. 龙文莉,王卫平,方豪,吴小兰,朱可雄,邱乐丰,胡伟. 2017

[5]贵州山区"稻+鱼+鳖"仿原生态种养技术模式的构建. 申晓东,李礼,曾诗雨,李正友,江学海,张涛,顾泽谋,张昌帮. 2024

[6]水稻牛蛙生态种养对稻飞虱防效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张玉烛,黄志农,陈恺林,刘洋,朱国奇,方宝华. 2013

[7]稻虾生态种养和机插密度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董明辉,顾俊荣,李锦斌,王冬明,宋云生,陈培峰. 2021

[8]稻——蛙生态种养技术模式研究与展望. 廖育林,聂军,周兴,傅湘绮,黄伶. 2017

[9]氮肥运筹对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品种产量及生长的影响. 唐彬,李伟,吕建群,朱从桦,刁友,欧阳裕元,林西允,李旭毅. 2022

[10]冀东稻区发展“稻-黄颡鱼”高效种养模式大有可为. 李赵嘉,王文成,郑振宇,孙宇,胡爱双,肖丹丹,张小栋. 2018

[11]冀东稻区稻田生态种养模式. 杨雅华,李海山,张薇,薛志忠. 2017

[12]稻鸭生态种养技术对水稻主要害虫及天敌的影响. 黄志农,文吉辉,徐志德,张宗泽,石年珍,彭孟军,李忠良. 2010

[13]鲁西南滨湖稻区稻虾共养技术. 张璘,尹秀波,高发瑞,陈奇,周学标,张士永,袁守江,马惠,陈峰. 2019

[14]南粳9108与小龙虾生态种养效益分析及其配套技术. 王显,冯亚明,胡中泽,周有炎,衣政伟,王伟,焦庆清. 2017

[15]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效益评价. 钱炬炬,刘小燕,刘贝,刘英,邓文,李红. 2020

[16]益阳市南县稻虾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刘小燕,钱炬炬,刘英,刘贝,皮向红. 2020

[17]甘薯—鸡生态种养模式技术及效益初探. 刘明,李洪民,张爱君,陈晓光,靳容,张立平,唐忠厚. 2018

[18]栝楼—小麦—鸡生态种养模式. 梁华,彭星星,储转南,崔广胜,李卫文,董玲.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