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稻优异基因挖掘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英华

作者: 陈成斌;梁世春;黄娟;徐志健;曾华忠;梁云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野生稻;不育;抗虫;抗病;抗逆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3 年 24 期

页码: 44-46+1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野生稻为水稻的野生近缘种,由于生长在自然环境中,未受到人为选择,其中蕴含着大量栽培稻已丢失的优异基因,是重要的基因宝库。长期以来,各国科学家不断努力挖掘野生稻的优异种质,探索其优异性状的内在遗传规律,用于水稻育种改良。从野生稻优异基因挖掘和利用的角度出发,系统回顾了近几年野生稻的不育性、抗病虫性以及抗逆性等优异性状的研究进展,并对现存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分类号: S511.9

  • 相关文献

[1]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现状及研究进展. 赵洪锟,李启云,董英山. 2006

[2]蔬菜抗病虫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姜永平,陈惠. 2002

[3]徐州农科所近年培育的棉花新品种. 李卫华,陈萍,王阶祥,胡新燕,杨峰,张正敏. 2008

[4]我国转基因水稻研究的现状. 苏京平,闫双勇,孙林静,刁金男,马忠友,王胜军,刘学军. 2007

[5]MYB转录因子在水稻抗逆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段俊枝,李莹,冯丽丽,孙岩,齐红志,齐学礼,杨翠苹,王楠,燕照玲,陈海燕,张会芳,卓文飞,平西栓. 2021

[6]Phytocystatin在植物抗病虫中的作用及表达调控. 余永廷,高春生,李智敏,曾粮斌,陈佳,朱爱国,朱涛涛,孙凯,严准. 2016

[7]多抗基因聚合的特种稻海丰黑糯2号抗病虫鉴定和分子标记检测. 唐清杰,韩义胜,严小微. 2018

[8]禾草内生真菌作为生防因子的潜力分析. 李秀璋,姚祥,李春杰,南志标. 2015

[9]苯并恶唑嗪酮类化合物功能与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高洪江,李圣彦,汪海,林凤,张春宇,郎志宏. 2017

[10]水稻巯基蛋白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孟昆,苏宁,沈桂芳. 2000

[11]中生棉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陈金萍,浦元春,曾飞凤,段平成,王远,郑凯,孙国清. 2022

[12]我国陆地棉品种性状分析. 黄滋康. 2006

[13]甘蔗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甘仪梅,张树珍,曾凡云,冯翠莲,杨本鹏. 2013

[14]百合抗病虫害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徐雷锋,冯慧颖,梁云,袁素霞,刘春,明军. 2011

[15]抗虫棉新品种鲁棉研32号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魏西翠,李庆珍,王立国,张晓洁. 2008

[16]水稻新品种“南京14”对病虫的多抗性研究. 顾正远,陈毓苓,史阿宝,王益民. 1989

[17]花生HIR基因的克隆表达与进化分析. 刘羽,赵传志,李长生,李翠,王兴军. 2014

[18]bZIP转录因子在植物激素介导的抗病抗逆途径中的作用. 李冬月,原文霞,郑超,王栩鸣,周洁,严成其,陈剑平. 2017

[19]番茄育种研究主要进展—文献综述. 杜永臣,严准,王孝宣,李树德,朱德蔚. 1999

[20]番茄新品种新星101的选育. 黎振兴,郑锦荣,黄爱兴,张衍荣,陈治禧.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