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与褐飞虱互作过程中虫体内类酵母共生菌的个体大小及数量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法军
作者: 陈法军;张珏锋;陈建明;郑许松;陈列忠;俞晓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水稻品种;个体大小;数量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06 年 18 卷 05 期
页码: 294-29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褐飞虱腹部脂肪体内普遍存在类酵母共生菌,该类共生菌在虫体的生理代谢和营养利用等方面意义重大。研究采用冷冻切片技术结合显微摄像系统观察法测定了褐飞虱与水稻互作过程中虫体内共生菌的个体大小;并通过“血球记数法”测定了虫体内该类共生菌的含量。与取食感虫品种水稻TN1的褐飞虱相比,取食抗性水稻品种IR26(Bph1)和IR36(bph2)的褐飞虱体内共生菌的长度分别降低23.2%~24.4%和18.0%~32.7%,宽度分别降低24.4%~28.8%和8.6%~30.6%。取食抗性水稻品种的褐飞虱体内共生菌数量都显著下降。其中,连续取食IR26二代后褐飞虱体内共生菌显著降低,第三代后虫体内共生菌数量又有所回升。说明抗性水稻品种与褐飞虱互作会导致虫体内类酵母共生菌的发育变小、数量减少。
分类号: S435.112.3
- 相关文献
[1]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ProFAR-I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模式研究. 唐耀华,袁三跃,王鑫鑫,万品俊,俞晓平,傅强. 2015
[2]制霉菌素对褐飞虱取食行为、营养及共生菌数量的影响. 张珏锋,何月平,陈建明. 2015
[3]不同褐飞虱寄主种群类酵母共生菌形态和数量的比较. 孙佳音,傅强,赖凤香,王渭霞. 2009
[4]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菌体蛋白质提取方法的比较. 张海强,陈建明,张珏锋. 2015
[5]芽孢杆菌的引入对褐飞虱微生物群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渭霞,朱廷恒,赖凤香,魏琪,万品俊,何佳春,傅强. 2023
[6]一株褐飞虱内共生菌的分离及分子鉴定. 张珏锋,吴鸿,陈建明,郑许松,陈列忠,俞晓平. 2007
[7]常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对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生长的影响. 陈建明,何月平,张珏锋,李娜,陈列忠,俞晓平. 2009
[8]类酵母共生菌中两个组氨酸合成基因在褐飞虱发育中的作用. 唐耀华,万品俊,郝培应,傅强,俞晓平. 2016
[9]褐飞虱不同致害性种群体内共生菌18SrDNA部分序列比较. 张珏锋,吕仲贤,陈法军,陈建明,郑许松,徐红星,陈列忠,俞晓平. 2006
[10]褐飞虱体内类酵母共生菌与氨基酸营养的关系. 王国超,傅强,赖凤香,陈铭学,牟仁祥,张志涛. 2005
[11]水稻品种对褐飞虱持续抗性的筛选技术. 陶林勇. 1995
[12]褐飞虱胁迫对不同抗性水稻品种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苏婷,徐红星,韩海亮,杨亚军,王桂跃,郑许松,吕仲贤. 2014
[13]环境因子变化对褐飞虱非特异性酯酶活性的影响. 郭燕,巨青松,姚洪渭,蒋明星,叶恭银,程家安. 2013
[14]水稻品种(组合)对褐飞虱抗性的田间表现. 盛仙俏,张发成,徐红星,郑许松,陈桂华,吕仲贤. 2010
[15]水稻品种(组合)抗褐飞虱鉴定技术规程. 邱良妙,陈爱华,刘其全,施龙清,占志雄. 2020
[16]若干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监测. 陶林勇,巫国瑞,俞晓平. 1992
[17]共生菌Arsenophonus、水稻品种和温度对褐飞虱黄绿绿僵菌发病率的影响. 朱欢欢,陈洋,万品俊,王渭霞,赖凤香,傅强. 2017
[18]西南和长江流域水稻生产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 王健,赖凤香,钟雪莲,傅强,彭云良. 2016
[19]江西省水稻品种对褐飞虱抗性评价. 刘琤琤,熊志强,李湘民,魏洪义. 2020
[20]温度对水稻抗褐飞虱特性的影响. 王保菊,徐红星,郑许松,傅强,吕仲贤.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浙麦冬HMA基因家族鉴定及镉胁迫响应分析
作者:王智慧;牛二利;高远亮;朱倩;叶子弘;俞晓平;赵倩;黄俊
关键词:浙麦冬;HMA家族;镉胁迫;富集系数;分子对接
-
我国茭白产业发展现状、特征及趋势分析
作者:李冰融;陈建明;王哲;张珏锋
关键词:茭白;产业发展;成本收益;水生蔬菜
-
小黄鱼Trypsin基因克隆及其对高温胁迫和变形假单胞菌感染的响应
作者:刘浩文;刘峰;张天乐;李倩;刘四芳;朱家杰;楼宝;俞晓平
关键词:小黄鱼;胰蛋白酶基因(try);克隆;高温胁迫;变形假单胞菌
-
稻田福寿螺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吕海涛;李建忠;鲁艳辉;徐红星;郑许松;吕仲贤
关键词:福寿螺;水稻;危害;防控
-
双季茭白棚内覆地膜促早栽培
作者:张真;姚良洪;陈建明
关键词:
-
不同茭白品种福寿螺卵块分布及竹片诱螺产卵效果
作者:周平;陈建明;张珏锋;钟海英;李芳;姚金海
关键词:福寿螺;茭白品种;竹片;卵块分布;诱集产卵效果
-
茭白'浙农7号'不同生长阶段的叶片转录组学及激素水平分析
作者:张珏锋;李芳;钟海英;陈建明
关键词:茭白’浙农7号’;不同生长阶段;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DEGs);内源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