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蝗表皮蛋白Obstructor家族基因的分子特性及基于RNAi的功能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燕

作者: 王燕;李大琪;刘晓健;李涛;马恩波;范仁俊;张建珍

作者机构: 山西大学应用生物学研究所;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飞蝗;表皮蛋白;Obstructo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NAi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5 年 48 卷 01 期

页码: 73-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获得飞蝗(Locusta migratoria)表皮蛋白Obstructor(Obst)家族基因的c DNA序列,并研究其序列特征和m RNA表达特性,探讨其生物学功能,为害虫防治提供新的分子靶标。【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搜索飞蝗转录组数据库获得Obst家族基因c DNA片段,并进行BLAST分析得到Obst家族基因的c DNA序列;采用RACE技术扩增该家族基因的3′c DNA序列,拼接后获得全长;Signal P在线软件分析蛋白的信号肽,SMART网站预测其功能域,并使用Mega 5.10软件中Neighbor-Joining方法,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Obst家族基因和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CPAP3家族基因(Obst家族基因的同源基因)氨基酸序列进行聚类分析;采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 PCR)方法检测Lm Obst家族基因在5龄若虫不同组织部位和不同龄期体壁的表达情况,绘制表达图谱;采用RNA干扰(RNAi)技术探讨Lm Obsts对飞蝗发育的影响。【结果】在飞蝗转录组数据库中搜索得到8个Obst家族基因的c DNA片段,通过NCBI进行BLAST分析显示与赤拟谷盗CPAP3、黑腹果蝇Obst高度同源,属于Lm Obst家族基因片段,其中5个是全长序列,3个序列缺失3′端;采用RACE技术获得3′末端c DNA序列;将得到的8个Lm Obst家族基因全长序列进行功能域分析,发现具有Obst家族表皮蛋白的特点,即有1个信号肽与3个几丁质结合域Cht BD2;并与黑腹果蝇、赤拟谷盗同源基因进行进化树的构建,根据进化树分析结果,分别命名为Lm Obst-A1、Lm Obst-A2、Lm Obst-B、Lm Obst-C、Lm Obst-D1、Lm Obst-D2、Lm Obst-E1和Lm Obst-E2。q PCR结果显示Lm Obst-E1和Lm Obst-E2在前肠和后肠高特异性表达,Lm Obst-D1在体壁和前肠高表达,其他Lm Obsts在体壁或外胚层内陷形成的前肠和后肠高表达,在胃盲囊、中肠、马氏管和脂肪体中低表达;Lm Obst家族基因在5龄若虫不同天数体壁的表达趋势比较接近,在5龄前期高表达,中期降到最低,蜕皮前又上升到高水平。采用RNAi技术研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5龄若虫第5天分别注射ds Lm Obst,对照组注射等量ds GFP,48 h后检测沉默效率,发现目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进一步观察发现,注射ds Lm Obst-E1的5龄若虫80%无蜕皮迹象,在5龄若虫状态下死亡,剩余20%若虫蜕皮延迟1—2 d,并且蜕至成虫后,16 h内全部死亡;其余注射双链的试虫普遍发生蜕皮延迟1—3 d的现象,但未发现其他可见的异常表型。【结论】获得8个飞蝗Lm Obst家族基因,所有Obst家族蛋白功能域保守,均有1个信号肽与3个几丁质结合域Cht BD2;Lm Obsts主要参与飞蝗体壁和前、后肠等外胚层发育来源组织器官的形成。Lm Obst-E1是飞蝗发育所必需的,该基因沉默可导致飞蝗死亡,其他7个Lm Obsts的沉默导致飞蝗发育延迟1-3 d,但无致死效应。

分类号: S433.2

  • 相关文献

[1]不同培养基上繁殖的昆虫病原线虫格氏线虫表皮蛋白的差异. 姚庆,袁京京,曾洪梅,邱德文. 2011

[2]斜纹夜蛾表皮蛋白基因克隆及表达谱分析. 赵鹏,崔金杰,李绍勤,张帅,赵晨晨,胡方梅. 2020

[3]表皮蛋白BmCPR41在2龄不眠蚕突变体nm2中的表达和功能分析. 李聪,王平阳,毕思敏,吴凡,赵巧玲. 2022

[4]绿盲蝽表皮蛋白基因AlCP17的克隆、多克隆抗体制备及表达谱分析. 谭永安,张杰钰,姜义平,赵静,肖留斌,戈林泉. 2023

[5]格氏线虫表皮蛋白和分泌蛋白抑制昆虫免疫活性的比较. 刘华,袁京京,刘峥,杨秀芬,张利莉,邱德文,曾洪梅. 2012

[6]转飞蝗CYP408B1和CYP409A1基因果蝇品系对杀虫剂的敏感性. 高翠娥,张建琴,张徐波,张建珍,封云涛,吴海花,马恩波. 2015

[7]飞蝗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基因的表达及酶学特性分析. 宋慧芳,李应龙,马恩波,张建珍. 2016

[8]基于改良石蜡切片技术的飞蝗胚胎浆膜表皮发育模式及形态变化观察. 柳伟伟,李任建,付穗业,董卿,张敏,张学尧,张建珍,张婷婷. 2018

[9]飞蝗双链RNA降解酶的抗体制备及组织定位. 宋慧芳,张建琴,范云鹤,李涛,马恩波,张建珍. 2018

[10]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1对绿僵菌侵染飞蝗的影响. 李贝贝,田野,杜桂林,岳方正,农向群,刘廷辉,张泽华,王广君. 2020

[11]绿僵菌胞外蛋白酶Pr1C诱导飞蝗中肠免疫功能分析. 郭隆隆,李贝贝,李霜,杜桂林,农向群,涂雄兵,王广君,张泽华. 2020

[12]飞蝗载脂蛋白对卵巢发育和脂质沉积的影响. 赵艺妍,郭红芳,刘卫敏,赵小明,张建珍. 2024

[13]飞蝗细胞色素P450基因LmCYP6FD3的表达及其在杀虫剂解毒中的作用. 朱文雅,吴海花,张学尧,刘娇,张建珍,马恩波. 2017

[14]飞蝗几丁质酶5-1抗体制备及表达特性分析. 张婷婷,柳伟伟,高璐,李任建,付穗业,刘晓健,李大琪,刘卫敏,董卿,张建珍. 2018

[15]曲酸对飞蝗酚氧化酶以及其他生化酶活性的影响. 曹广春,贾苗,纪明山. 2017

[16]FKBP46对飞蝗卵滞育具有促进作用(英文). 张道刚,陈俊,崔栋楠,李霜,潘凡,朱凯辉,涂雄兵,张泽华. 2023

[17]马铃薯Y病毒CP基因RNAi载体构建与干涉效果测定. 李奇科,陶刚,邱又彬,邱礽,迟胜起,朱英,刘作易. 2009

[18]干扰环阿乔醇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对人参皂苷含量的影响. 赵寿经,安岩,孟洋,何沐阳,曲庆玲,郝东云. 2014

[19]DHAR与草莓AsA积累关系及DHAR RNAi遗传转化研究. 张丙秀,李柱刚,高媛,刘丹,高庆玉. 2012

[20]饲喂CYP6CM1和Coe1 RNAi双价转基因烟草对Q型烟粉虱抗药性的影响. 常蕾,胡雪虹,杨郁文,陈天子,邓惠清,姜利农,刘正銮,张保龙,王荣富.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