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用量控释氮肥在葡萄生产上的施用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魏建林
作者: 魏建林;崔荣宗;张玉凤;杨果;于淑芳;李春茂
作者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山东省莱阳市农业局
关键词: 控释氮肥;葡萄;生育性状;产量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12 年 20 期
页码: 156-1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速效氮肥分次施用的习惯施肥方式为对照,设置不同用量的包膜尿素和等量普通尿素一次性施用处理,研究不同用量控释氮肥对葡萄生育性状、产量和可溶性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控释肥对葡萄穗重、穗粒数、粒重等指标有一定影响,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葡萄的可溶性糖有了明显提高。从产量结果看,施用一定量控释氮肥和速效氮肥一次性施用,与习惯施肥产量持平或显著提高,同时减少了氮素养分投入量和施用次数。综合来看,在当地试验条件下,以每667m2施氮24kg,其中控释氮14kg,速效氮10kg,做基肥一次施用的方式效果最好。
分类号: S663.1
- 相关文献
[1]控释氮肥在新疆葡萄上的肥效及其施肥优化研究. 孙九胜,胡伟,王新勇,祁通,刘易. 2013
[2]大豆种子使用年限对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姜娟,宋书宏,葛大光,李子升,李军. 2001
[3]不同密度对芝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邢丹丹,陈振武,葛维德,王丽莹. 2010
[4]覆膜旱栽水稻的产量与生育表现研究. 金千瑜,欧阳由男,张国平. 2002
[5]小白菜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效果初探. 方凯,李永生,李炎明. 2016
[6]大豆主要生育性状与产量间的关系分析. 刘金刚,孙恩玉,曹永强,刘艳辉,刘凤丽. 2005
[7]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嫩单18的产量及其生育性状的影响. 刘海燕,马宝新,孙善文,王俊强,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孙培元. 2016
[8]平茬时间和平茬高度对日光温室茄子长季节再生的影响. 王学梅,谢华,崔静英,裴红霞,秦小军. 2011
[9]不同抗旱栽培技术模式对玉米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麒. 2012
[10]氮磷钾化肥与不同有机物料配施对冬小麦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宋永林,姚造华,袁锋明,张淑香,王丽霞. 2001
[11]玉米施用垃圾堆肥及其复合肥的效果. 王学江,华珞,蔡典雄,范海容,朱凤云,尹逊霄,张振贤,高娟,滑丽萍. 2005
[12]大豆品种产量与有关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刘金刚,曹永强,孙恩玉,孙滨. 2005
[13]棉花新品系中571简化整枝适宜栽培密度研究. 王宁,周红,杨杰,苏桂兰,许庆华,黄群,严根土. 2016
[14]大豆品种的稳定性分析. 孙恩玉,刘金刚,赵洪阁. 2007
[15]CO↓2浓度倍增对小麦生育性状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王修兰,徐师华,李佑祥. 1996
[16]整枝方式与种植密度对冀3927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树林,祁虹,张海娜,张谦,崔淑芳,林永增,冯国艺. 2012
[17]密度 肥料和化控对棉花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树林,杜海英,祁虹,张谦,林永增,王志忠,李智锋,冯国义. 2012
[18]控释氮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夏光利,朱国梁,史桂芳,牟小翎,毕军,董浩,谭德水. 2015
[19]控释氮肥对春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谢佳贵,尹彩侠,侯云鹏,王立春,张国辉,张玉欣,苏春辉. 2009
[20]控释氮肥对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利用的影响. 冯爱青,张民,李成亮,杨越超.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有机改良剂对盐碱地菊芋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作者:管西林;郭洪海;贾曦;王璐;边文范;张玉凤;董亮;田慎重
关键词:菊芋;盐碱地;有机改良剂;块茎产量;土壤理化性质;黄河三角洲
-
多样化种植对提升耕地质量的作用:进展与展望
作者:田慎重;管西林;宁堂原;孙涛;张玉凤;边文范;董亮;高新昊
关键词:多样化种植;耕地质量;土壤健康;轮作;间作
-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目标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张玉凤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目标管理;问题;对策
-
有机物料与化肥长期配施对小麦玉米轮作潮土细菌群落和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张灵菲;马垒;李玉东;郑福丽;魏建林;谭德水;崔秀敏;李燕
关键词:小麦玉米轮作;有机物料;化肥;长期施肥;细菌群落;酶活性;土壤养分;潮土
-
发酵菌剂对牛粪好氧发酵过程及抗盐碱菌剂的影响
作者:张玉凤;田慎重;岳寿松;宋效宗;王梅;边文范;董亮
关键词:牛粪;好氧发酵;发酵菌剂;抗盐碱菌剂
-
战略导向背景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SWOT分析
作者:张玉凤
关键词:战略导向;事业单位;内部控制;SWOT分析
-
含木醋液水溶肥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作者:刘苹;李庆凯;李燕;张玉凤;赵海军;林海涛;沈玉文;宋效宗;刘开昌
关键词:含木醋液水溶肥;小麦根腐病;相对防效;土壤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