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熟转Bt基因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发生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夏敬源

作者: 夏敬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棉花害虫;自然天敌;综合防治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00 年 27 卷 02 期

页码: 141-1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1997年在田间研究了转Bt基因棉品系R93-4在一熟种植方式下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棉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和棉造桥虫(Anomis flava)有良好的抗性,发生高峰期百株幼虫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品种中12,但转基因棉田仍需防治第3和第4代棉铃虫。和常规棉相比,转基因棉自然控制田和综合防治田的棉苗蚜(Aphis gossypii)分别增加25.5%和减少84.3%,红蜘蛛(Tetranychus urticae)分别增加44.2%和减少94.0%,棉蓟马(Thrips tabaci)分别减少20.8%和60.0%,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分别增加29.7%和23.1%,棉叶蝉(Empoasca biguttula)分别增加118.8%和减少42.5%,七星瓢虫分别减少14.0%和30.2%,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分别减少8.5%和增加75.7%,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a)分别增加15.9%和11.8%,草蛉(Chrysopa sp.)分别增加14.0%和139.5%,小花蝽(Orius minuts)分别减少1.6%和55.1%。可见,转基因棉田刺吸性害虫发生数量加重,捕食性天敌数量减少不明显,但寄生性天敌数量明显减少。转基因棉田采取综合防治后,能较好地保护和增殖自然天敌,有效地控制非目标害虫的为害。

分类号: S435.62

  • 相关文献

[1]麦套夏播转Bt基因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发生规律. 夏敬源. 1998

[2]杏棉间作对棉花害虫与捕食性天敌的影响. 王伟,姚举,李号宾,张瑜,王东,马国兰. 2010

[3]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 马小艳,奚建平,姜伟丽,马亚杰,李希风. 2011

[4]转双价基因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 雒珺瑜,王春义,马艳,李春花. 2004

[5]新疆南部棉区杏树对棉田主要害虫和自然天敌的影响. 王伟,姚举,张瑜,刘海洋. 2012

[6]转基因抗虫棉对新疆棉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影响. 吴孔明,李号宾,汪飞,孙世龙,李祥烨. 2004

[7]不同施氮量对转Bt基因棉主要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崔金杰,雒珺瑜,王春义. 2004

[8]不同性质的杀虫剂对麦田天敌的影响. 刘爱芝,李素娟,武予清,李世功,白怀瑾. 2001

[9]新疆棉花害虫发生演替与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姜玉英,王佩玲,刘建,陆宴辉. 2018

[10]棉花害虫综合防治研究历程与展望. 崔金杰,陈海燕,赵新华,雒珺瑜. 2007

[11]中亚地区棉花主要害虫及其综合防治技术应用现状. 丁瑞丰,ANORBAYEV AZIMJON RAIMQULOVICH,阿克旦?吾外士,李海强,潘洪生,王冬梅,李号宾. 2023

[12]两种防治措施下转Bt基因棉田绿盲蝽的发生与为害. 郭建英,周洪旭,万方浩,刘小京,韩召军. 2005

[13]麦套夏播转Bt基因棉R93-6对昆虫群落的影响. 夏敬源. 2000

[14]转Bt基因棉对昆虫群落结构与组成的影响. 夏敬源. 1999

[15]转Bt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夏敬源. 2000

[16]栗苞蚜的生活习性及其防治对策. 王兴亚,姜立云,梁金培,刘明任,陈为国,乔格侠. 2014

[17]不同Bt蛋白对捕食性天敌大草蛉的生态安全性评价. 汤金荣,牛琳琳,陈琳,梁革梅. 2019

[18]自然天敌对苗蚜和伏蚜控制作用的定量分析. 于汉龙,门兴元,叶保华,于毅,张安盛,李丽莉,周仙红,张思聪,庄乾营. 2014

[19]应用罩笼法定量评价天敌对麦蚜的控害作用. 于汉龙,李林懋,张思聪,于毅,张安盛,李丽莉,周仙红,庄乾营,门兴元. 2014

[20]苹果园地面植被优化组合对害虫和天敌群落的影响. 卢增斌,于毅,门兴元,李丽莉,庄乾营,张思聪,严毓骅.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