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梨二次开花及秋季补接花芽技术的研究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艳婷
作者: 李艳婷;周铮;黄冬华;徐雷;周超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梨品种;二次开花;试剂处理;补接花芽;果实品质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22 年 34 卷 006 期
页码: 58-62
摘要: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二次开花前不同试剂处理对翠冠、新玉、圆黄、秋月、晚秀等梨品种二次开花的抑制作用,以及不同时期补接花芽对翠冠梨翌年的果实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试剂处理对翠冠梨二次开花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或延缓效果,以试剂A5(400 mg/kg萘乙酸)的效果最好;同一试剂对不同梨品种二次开花抑制程度的差异显著,抑制效果的大小依次为圆黄>翠冠>晚秀>新玉>秋月.(2)不同补接时间对花芽的成活率及坐果数的影响显著,与C3(11月中旬)相比,C1(10月下旬)、C2(11月初)时间段补接的花芽成活率较高,分别为86.90%、95.80%,花序坐果率分别为62.50%、65.60%;不同花芽类型嫁接处理对翌年的坐果数影响显著.以顶花芽枝接效果最好,平均坐果数为9.95个.(3)补接花芽处理与对照比较,其果形指数、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实硬度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平均单果重增加了76.82 g,梨园单产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1.69、3.50倍.
分类号: S661.2
- 相关文献
[1]梨属不同矮化砧木对酥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邵嘉鸣. 2010
[2]南方丰水梨内源激素含量与生长发育的关系研究. 黄宁珍,李顺辉,赵志国,黄志琼,石云平,唐凤鸾. 2014
[3]南方早熟梨二次开花的成因及防治研究进展. 黄宁珍,赵志国,李顺辉,黄志琼,石云平,唐凤鸾. 2011
[4]梨树二次开花的成因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岑林钢,施泽彬. 2022
[5]不同蓝莓品种花芽形成及二次开花特征. 陈英敏,徐国辉,王贺新,朱玉,王蜀,刘家讯,陈杉艳,刘芳. 2016
[6]浅析桑树二次开花结果的原因及意义. 虞崇江,汤庆坤,韦红群,马靖羽,陈德贤. 2013
[7]湖北省主栽砂梨品种早期落叶发生原因调查及其防控对策. 杨晓平,张靖国,范净,胡红菊,邓学洲,李荣梅. 2018
[8]'丰水'梨二次开花过程中枝芽多胺含量的变化. 钟必凤,李文贵,邓家林,张绍铃,唐秋萍. 2016
[9]“丰水”梨二次开花过程中矿质养分变化规律. 张全军,钟必凤,李文贵,邓家林. 2017
[10]北京地区牡丹国庆二次开花研究初探. 徐点,黄绵佳,黄振,薛璟祺,张秀新. 2011
[11]砂梨二次开花的影响因素及综合防控技术. 张全军,李文贵,林杨,钟必凤,蒋林珈,邓家林. 2024
[12]‘丰水’梨二次开花过程中枝芽多胺含量的变化. 钟必凤,李文贵,邓家林,张绍铃. 2016
[13]脱叶处理对牡丹秋季露地二次开花的影响. 张秀新,王莲英,殷际松,刘爱青,赵弟行. 2007
[14]梨新品种"玉绿". 秦仲麒. 2010
[15]早熟梨新品种"早金酥". 李俊才. 2010
[16]电导法鉴定梨主栽品种抗寒性试验. 李俊才,刘成,王家珍,蔡忠民,沙守峰. 2008
[17]适合当前发展的几个梨品种. 周润生. 1997
[18]SAS软件在果树试验数据系统聚类分析中的应用. 张玉岚,曹慧敏,蒋玉洁,蔡忠民. 2009
[19]优良白梨品种-新苹梨. 王德生. 2005
[20]不同梨品种春季低温冻害情况调查. 白牡丹,王燕平,郝国伟.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5种金边瑞香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作者:罗素梅;郭崇炎;刘小平;黄冬华;周勇辉;范方喜;赖金莉;张远福
关键词:金边瑞香;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
梨的钙、硼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作者:熊传永;李艳婷;黄冬华;徐雷;周超华
关键词:江西;梨;钙;硼;品质
-
'新玉'梨在江西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作者:李艳婷;熊传永;周铮;黄冬华;徐雷;周超华
关键词:’新玉’梨;引种;栽培技术
-
两种树形对梨果实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彭麟;周超华;倪隽蓓;白松龄;滕元文
关键词:梨;翠冠;翠玉;树形;品质
-
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技术在食品掺假鉴别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王冰峰;徐雷;徐贞贞;陈爱亮;杨曙明;廖小军
关键词:食品欺诈;食品掺假;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
-
江西梨园农药减量增效关键技术
作者:周超华;徐雷;周铮;黄冬华;李艳婷
关键词:梨园;农药;减量增效;关键技术
-
基于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方法分析冰鲜鸡肉代谢标志物
作者:王珂雯;徐雷;徐贞贞;王雪;杨曙明
关键词:冰鲜鸡肉;鲜鸡肉;贮存时间;代谢物;正交偏最小二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