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露地直播棉田杂草的发生及其与棉花的竞争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艳

作者: 马艳;奚建平;姜伟丽;马亚杰;李希风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棉花;豫北;混生杂草;优势种;竞争作用;产量构成因素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1002-7807

年卷期: 2012 年 24 卷 01 期

页码: 93-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棉田自然混生杂草对棉花的危害程度及其关键防除时期,通过田间杂草共生期试验,研究了豫北露地直播棉田杂草的发生及其与棉花的竞争临界期。结果表明,豫北地区露地直播棉田的优势杂草为牛筋草、马齿苋、藜和鳢肠,杂草出土高峰期集中在棉花苗期和花蕾期,且存在3个出土高峰,分别在5月中旬、6月上中旬和7月中下旬。当杂草与棉花竞争持续时间少于4周时,由于杂草与棉花植株均较小,且土壤中养分相对充足,因此杂草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不大;当杂草与棉花竞争期达8周以上时,杂草对棉花的竞争作用明显增强,棉花的株数减少,茎秆变细,形成瘦高植株,且单株结铃数、铃重等产量指标明显降低。因此,豫北棉田自然混生杂草群落与棉花的竞争临界期为棉花出苗后4~8周,在此期间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田间无草害。

分类号: S562`S451

  • 相关文献

[1]外来入侵杂草黄顶菊与棉花的竞争作用. 彭军,彭军,马艳,李香菊,马小艳,奚建平,马亚杰,李希风. 2012

[2]苏棉21号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增产途径. 郝德荣,何林池,刘水东,周金凤,丛秀云. 2007

[3]不同种植密度对杂交抗虫棉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王海洋,陈建平,蔡立旺,王为,王永慧,戚永奎,施庆华,潘宗瑾,高进. 2014

[4]苏棉18号丰产稳产性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刘水东,何林池,徐纪嘉,郝德荣. 2001

[5]不同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桑晓慧,陈伟,赵云雷,赵佩,龚海燕,王红梅. 2021

[6]精量播种减免间定苗对棉花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代建龙,李振怀,罗振,卢合全,唐薇,张冬梅,李维江,辛承松,董合忠. 2014

[7]棉花产量结构模型的研究. 蒋国柱,邓绍华,吴同礼,崔秀稳,吴云康,陈德华. 1992

[8]3种微生物菌剂对源棉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王俊铎,龚照龙,梁亚军,刁于和,刘海明,李雪源,郭江平,严伟龙,耿世伟,郑巨云. 2024

[9]河西内陆灌区不同灌水施氮水平对棉花产量构成的影响. 冯克云,张秉贤,南宏宇. 2011

[10]不同芳香植物与番茄间作、套种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马洪英,张晓磊,朱鑫. 2014

[11]生防菌对烟草青枯病控制的研究进展. 和国优,郭建伟,孔垂思. 2023

[12]快生型大豆根瘤菌(R.fredii)与不同地区栽培大豆的共生效应. 樊蕙,徐玲玫,葛诚,冯瑞华. 1991

[13]橘小实蝇3种本地寄生蜂的竞争作用. 郑苑,李敦松,章玉苹,赵云龙. 2014

[14]深松处理对豫北农田土壤水分与作物耗水的影响. 张凯,刘战东,强小嫚,米兆荣,冯荣成,孙景生. 2019

[15]豫北地区晚播冬油菜地膜覆盖技术. 艾堂顺,李芬,吴亚滨. 2024

[16]豫北小麦籽粒质量性状空间变异研究. 卢洋洋,张影全,刘锐,赵酒林,杨春玲,盛坤,董昀,侯军红,张波,魏益. 2013

[17]豫北低山丘陵区农田边界系统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马守臣,原东方,杨慎骄,王和洲. 2010

[18]灌水次数对豫北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方保停,邵运辉,岳俊芹,李向东,王汉芳,秦峰,张德奇,吕凤荣,马富举,杨程. 2017

[19]不同株行距和栽插本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孙建军,陈献功,尹海庆,王付华,王亚,王越涛,夏炎,王生轩. 2016

[20]春棉技术讲座(10)旱地棉栽培技术要点. 谢方灵.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