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N测定甘蔗生物固氮能力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荣仲

作者: 杨荣仲;谭裕模;桂意云;谭芳;李杨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生物固氮;15N同位素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8 年 24 期

页码: 10405-104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揭示来自巴西的甘蔗固氮品种在广西生态条件下的生物固氮能力,为国内甘蔗生物固氮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甘蔗脱毒茎苗为对照,温室施用15N同位素肥料而不施其他氮肥,通过15N同位素稀释法测定3个甘蔗品种的生物固氮能力。[结果]来自巴西的B8固氮百分率为26.91%,桂糖11和ROC16不具有固氮能力或固氮能力很弱。[结论]来自巴西的固氮甘蔗品种B8在广西生态条件下有一定的固氮能力。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不同甘蔗品种茎尖组培苗的固氮能力比较. 李杨瑞,何为中,贤武,梁俊,谭裕模. 2007

[2]~(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固氮菌接种对甘蔗生物固氮的影响. 欧阳雪庆,杨丽涛,李杨瑞. 2010

[3]~(15)N同位素稀释法评估甘蔗的生物固氮量. 李杨瑞,杨丽涛. 2012

[4]稻-麦轮作体系中有机氮与无机氮的去向研究. 陈义,吴春艳,唐旭,杨生茂,王家玉. 2010

[5]有机无机复配肥氮肥利用率的~(15)N生物示踪研究. 姜丽娜,符建荣,马军伟,叶静,林成远. 2005

[6]连续翻压紫云英对福建单季稻产量与化肥氮素吸收、分配及残留的影响. 王飞,林诚,林新坚,何春梅,李清华,李昱,黄功标,钟少杰. 2014

[7]氮循环过程的微生物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林伟,李玉中,李昱佳,周晚来,张冬冬,戚智勇. 2020

[8]几种新型有机肥对菜用毛豆产量、品质及化肥氮利用率的影响. 叶静,安藤丰,符建荣,佐佐木由佳,角田宪一. 2008

[9]~(15)N标记肥去向及平衡状况. 李玉中,祝廷成,李建东. 2002

[10]不同有机肥对土壤中的氮素矿化及对化肥氮固持的影响. 叶静,安藤丰,符建荣,佐佐木由佳,角田宪一. 2008

[11]空心莲子草在不同生境中氮素迁移和表型可塑性差异. 黄成成,张瑞海,付卫东,宋振,柏超,王然,张国良. 2018

[12]固氮芽孢杆菌GD272的筛选鉴定及其固氮性能研究. 张燕春,孙建光,徐晶,胡海燕. 2009

[13]陇东雨养农区紫花苜蓿叶片氮、磷、钾重吸收与生物固氮的偶联关系. 段兵红,陆姣云,刘敏国,杨梅,王亚亚,王振南,杨惠敏. 2016

[14]陇东雨养农区3个紫花苜蓿品种叶片氮磷重吸收特性. 段兵红,刘敏国,杨惠敏. 2018

[15]施氮和燕麦/箭筈豌豆间作比例对系统干物质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张小明,来兴发,杨宪龙,王自奎,蒋海亮,沈禹颖. 2018

[16]固氮施氏假单胞菌全局性调控因子RsmA的进化分析及表达特性研究. 尚立国,弓湃,战嵛华,邓志平,燕永亮. 2014

[17]尼泊尔马桑放线菌共生固氮根瘤的感染和发育. 吴捷,陈华癸,周平贞. 1991

[18]生物固氮基因簇结构与进化研究进展. 陈清华,韩云蕾,马尧,燕永亮,平淑珍,陆伟. 2013

[19]人工高效生物固氮体系创建及其农业应用. 燕永亮,田长富,杨建国,王忆平,林敏. 2021

[20]禾本科作物联合固氮研究进展. 艾超,赵远征,张俪予,张美玲,黄抒语,王诗雨,周卫.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