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生理因素对玉米木质部汁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子会
作者: 刘子会;郭秀林;袁文龙;王刚;李广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木质部汁液;蛋白质;干旱胁迫;营养液的pH
期刊名称: 植物生理学通讯
ISSN: 0412-0922
年卷期: 2004 年 40 卷 03 期
页码: 317-3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受干旱胁迫的玉米叶和茎木质部汁液中蛋白质含量降低,根中蛋白质含量升高。偏酸性营养液中的玉米各营养器官木质部汁液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中性或碱性营养液中的则升高。以100 mmol.L-1的ABA营养液处理后的玉米根、茎和叶片的木质部汁液中蛋白质含量都升高;而用2 mmol.L-1EGTA、80 mmol.L-1三氟啦嗪或100 mmol.L-1异博定处理后的木质部汁液中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明显。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钙试剂对干旱胁迫玉米脱落酸与木质部汁液pH的影响. 刘子会,郭秀林,马春红,李广敏. 2006
[2]干旱胁迫对花生叶片SOD活性和蛋白质的影响. 姜慧芳,任小平. 2004
[3]干旱、外源ABA和不同pH溶液对玉米木质部汁液pH的影响. 刘子会,郭秀林,王刚,李广敏. 2004
[4]水磷耦合对高淀粉玉米自交系根系形态和磷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张慧,穆春华,孙验玲,徐立华,陈宇,翟学旭,李宗新,王庆成,刘霞. 2016
[5]半干旱区抗旱丰产玉米品种的评价及筛选. 闫伟平,边少锋,张丽华,谭国波,赵洪祥,李海,方向前,孟祥盟,孙宁. 2017
[6]干旱复水激发玉米叶片光系统Ⅱ性能的生理补偿机制. 高杰,李青风,薛吉全,张仁和. 2016
[7]水杨酸和甜菜碱浸种对低温干旱胁迫下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 许高平,刘秀峰,袁文娅,王璞,楼辰军,杨兆顺. 2018
[8]玉米ZmNAC99基因的克隆及干旱诱导表达分析. 张丽,张庭,谭登峰,王军,韩兆雪. 2017
[9]不同株型玉米基因型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分析. 赵小强,陆晏天,白明兴,徐明霞,彭云玲,丁永福,庄泽龙,陈奋奇,张大志. 2020
[10]玉米GA2ox类基因的发掘及其在苗期干旱胁迫后的表达分析. 姜志磊,蒋超,金峰学,李毅丹. 2019
[11]玉米HD-Zip转录因子基因ZmHOX32的克隆及功能探究. 张新,曹丽茹,张军,魏良明,张前进,魏昕,王振华,鲁晓民. 2019
[12]脱落酸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王相敏,曹丽茹,鲁晓民. 2021
[13]玉米脱落酸受体ZmPYL9基因的克隆及功能探究. 王延召,鲁晓民,魏良明,周波,黄保. 2020
[14]生长素反应因子ZmARF1的表达分析及互作网络探究. 孙建军,郭玉玺,王瑞,王德新,郭子宁,帖奇,鲁晓民. 2020
[15]干旱胁迫下玉米自交系抗旱性评价及筛选. 周玉乾,杨彦忠,周文期,连晓荣,张彦军,王兴荣,寇思荣,何海军,刘忠祥,王晓娟. 2020
[16]干旱胁迫下两个玉米自交系雄穗花器官分化期的转录组分析. 王业建,杨杰,梁晓玲,阿布来提·阿布拉,韩登旭,郗浩江,刘俊,李铭东. 2020
[17]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裴志超,张伟强,周继华,郎书文,王俊英,张蒙飞. 2019
[18]干旱胁迫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王鹏文,戴俊英,魏云鹏. 1999
[19]云南主栽玉米品种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杜彩艳,段宗颜,张乃明,丘学礼,胡万里,陈安强,付斌,潘艳华,余小芬,陈拾华,杨艳鲜. 2015
[20]不同干旱胁迫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杨耀迥,苏琪,刘亚利,卢生乔,张述宽.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熊玉章;李醒;侯子顺;王刚
关键词:渔港经济区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指标
-
大蓟水提物抗大口黑鲈虹彩病毒活性研究
作者:马艳平;郝乐;冯国清;王刚;刘振兴
关键词:大蓟提取物;大口黑鲈虹彩病毒;EC50;吞噬;炎症
-
畜禽肉类预制菜安全卫生风险及对策
作者:黄元;张翩;陈荟茜;姚悦;伍洁丽;陈锦良;王晓虎;王刚
关键词:预制菜;安全卫生;风险;对策;政策研究
-
植保无人机不同药液用量对稻田稗草的除草效果
作者:马洪文;贺奇;赵梅娟;尹秀玲;王刚
关键词:植保无人机;药液用量;稻田;稗草;防除效果
-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与高速逆流色谱纯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葡萄糖苷
作者:陈龙云;胡俊强;何灿;史建荣;徐剑宏;王刚
关键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葡萄糖苷;隐蔽型毒素;分离纯化;大孔吸附树脂;高速逆流色谱
-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郭秀林;戚润思;孟祥照;张华宁;马贞玉;段硕楠;李国良;刘子会;尚忠林
关键词:植物热激转录因子;非生物胁迫;功能与机制;调控网络
-
不同组学视角分析中药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罗琴;刘丁语;刘宝玲;乔常宏;陈翔宇;何振文;王晓虎;陈晶;张翩;黄元;王刚;刘昊;蔡汝健
关键词:中药;抗病毒作用;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多组学联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