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粗提配合超声破碎法制取可溶性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黑色素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成

作者: 何成;于文超;蔡忠强;魏磊;陈军;李佳荣;盖超伟;李壮;张子豪;郭文;王晓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牡蛎;黑色素;酸碱处理法;超声降解法;可溶性

期刊名称: 海洋与湖沼

ISSN: 0029-814X

年卷期: 2017 年 03 期

页码: 634-6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虽然牡蛎黑色素已经提取鉴定成功,但因为大部分实验需要用到黑色素的水溶液,而天然黑色素不溶于水,致使天然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黑色素的功效验证工作难以开展。本课题组探究总结出一套有效方法,对可溶性长牡蛎黑色素进行制取。首先选用酸碱法,从黑色长牡蛎中提取出天然长牡蛎黑色素,将其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利用超声细胞破碎仪进行处理,用盐酸中和至中性,离心取上清并干燥后得到一种黑色可溶性固体;再将该黑色固体分别用激光粒度测试仪、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光谱扫描仪进行检验后,发现天然长牡蛎黑色素经过超声降解处理后,颗粒粒度大幅下降,其溶解性大幅提高。红外光谱则显示出1630nm左右有明显的峰值,说明超声降解处理并未破坏真黑色素吲哚环等官能团;紫外吸光图谱的比较则显示天然长牡蛎黑色素破碎后,吸收峰仍然出现在210nm左右,但吸收值明显升高,说明超声降解法可以将难溶于水的天然长牡蛎黑色素降解为可溶于水的小颗粒可溶性黑色素,从而提高了紫外吸收值。可溶性牡蛎黑色素的制备成功对推动牡蛎黑色素的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长牡蛎Wnt5b基因的鉴定及在黑色素生成中的作用. 霍春草,杨文豪,蔡帅,于涛,刘晨,张海坤,韩怡静,张国光,刘雅琼,王晓通. 2024

[2]钙肥浅议. 蔡良. 1996

[3]A型口蹄疫病毒型特异性抗原的可溶性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高闪电,常惠芸,独军政,丛国正,邵军军,林彤. 2010

[4]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部分片段克隆表达及鉴定. 祁光宇,刘斌,陈晓宇,王赛错,苟慧天,黄银君,穆克斌,刘学荣. 2013

[5]促进原核表达蛋白可溶性的研究进展. 张磊,唐永凯,李红霞,李建林,徐逾鑫,李迎宾,俞菊华. 2021

[6]一种高效、稳定的可溶性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应用. 高闪电,常惠芸,独军政,丛国正,邵军军,林彤. 2009

[7]矿物源腐植酸肥料中可溶性腐植酸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张馨予,陈芳,郝晓莉,卜庆状,李丽娜. 2021

[8]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1基因原核表达及鉴定. 阮宝阳,王林,宫晓倩,汪秀会,刘晓敏,汪琪,单同领,李泽君,刘芹防,陈鸿军,滕巧泱,童光志,于海. 2015

[9]融合酰基载体蛋白可增强大肠杆菌重组蛋白的可溶性和热稳定性. 刘延娟,李旭娟,袁航,刘娴,高艳秀,龚明,邹竹荣. 2017

[10]矿物源腐植酸肥料中可溶性腐植酸的测定方法研究. 郝晓莉,张馨予,韩静,陈芳. 2015

[11]长牡蛎夏季死亡与养殖环境及自身体质关系的初步研究. 廉伟,温海深,毛玉泽,方建光. 2010

[12]长牡蛎呼吸、排泄及钙化的日节律研究. 任黎华,张继红,方建光,唐启升,刘毅,杜美荣. 2013

[13]栉孔扇贝♀和长牡蛎♂杂交受精及早期胚胎的细胞学研究. 王卫军,杨爱国,刘志鸿,周丽青,张立敬. 2008

[14]长牡蛎精子超低温冷冻后超微结构损伤研究. 韩龙江,刘清华,许飞,温海深,李军. 2017

[15]长牡蛎酪氨酸酶基因(CgTyr1)SNP多态性与壳色性状的关联. 赵博文,李琪,王九龙,于红. 2020

[16]壳白长牡蛎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效应分析. 邢德,李琪,张景晓. 2019

[17]壳白长牡蛎家系幼体生长存活比较及生长性状遗传参数评估. 赵宗武,李琪,张景晓,徐成勋. 2019

[18]长牡蛎壳黑选育品系和野生群体在摄食和代谢方面的比较. 种金豆,李琪,王涛. 2019

[19]培育密度和投饵量对长牡蛎壳黑选育品系幼虫生长存活及附着变态的影响. 种金豆,李琪,王涛. 2019

[20]长牡蛎AMPK基因在三倍体性腺发育中的表达特性及调控机制. 王朔,于红,李琪,王庆志.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