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调理剂对水稻土pH值和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璐

作者: 张璐;文石林;上官方钦;秦松;张会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调理剂;水稻土;pH值;有效硅;重金属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79-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探明两种调理剂对近中性水稻土pH值、重金属有效性和水稻吸收的影响,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为调理剂的科学开发及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选取水淬高炉渣源调理剂(T1)及其腐殖质改性调理剂(T2),分别设置 2 个施用量梯度(T1L、T1H和T2L、T2H),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两种调理剂及不同用量对土壤pH值、有效硅、镉、锌、铜含量,以及水稻籽粒和秸秆镉、锌、铜含量的影响.与对照(CK)相比,2 个施用T1 调理剂处理土壤pH值分别升高 0.64 和 1.02,2 个施用T2 调理剂处理pH值分别升高 0.27 和 0.56(P<0.05),土壤pH值随调理剂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T1L和T1H处理土壤有效硅含量与CK相比分别提高 5 和 22 倍(P<0.05),且显著高于施用T2 调理剂处理.与CK相比,T1H处理土壤有效镉、锌、铜含量分别降低 37.21%、45.57%和95.30%(P<0.05);T2L和T2H处理土壤有效锌含量分别降低 31.55%和 30.67%,有效铜含量分别降低 6.53%和 19.32%(P<0.05).与CK相比,T1L和T1H水稻籽粒锌含量分别降低 23.44%和 18.12%(P<0.05);施用T2 调理剂后,籽粒和秸秆锌、铜含量无显著变化.土壤pH值、有效硅含量与土壤有效镉、锌、铜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硅含量与籽粒、秸秆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在近中性水稻土上施用富含硅的强碱性调理剂,既有利于提高土壤pH值和有效硅含量,又可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性及其水稻吸收量.

分类号: S511`S156.2`X53

  • 相关文献

[1]潜江市水稻土有效硅分布特征. 丁亨虎,吴家琼,刘克芝,杨力,杨必洪. 2015

[2]长期不同施肥对水稻土交换性钙、镁和有效硫、硅含量的影响. 陈建国,张杨珠,曾希柏,周卫军,周清. 2008

[3]矾浆在水稻土上的固磷效果及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郭彬,刘琛,傅庆林,丁能飞,林义成,李华,李凝玉. 2016

[4]新化县水稻土pH值、有效养分变化规律与分析. 刘林,陈武忠,鲁艳红,孙玉桃,廖育林. 2017

[5]增施土壤调理剂对党参产量及镉含量的影响. 尹荣秀,范菲菲,张邦喜,周瑞荣,范成五,秦松,王文华. 2017

[6]贵阳白云区工业园区周边水稻土重金属含量状况及风险评价. 任婧,袁旭,卞春梅,范成五,秦松. 2015

[7]不同土壤类型下杂交籼稻地上部器官对重金属镉和铅的富集特征. 范中亮,季辉,杨菲,吴琦,张卫建. 2010

[8]韶关工矿区水稻土和稻米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风险评价. 郑堃,任宗玲,覃小泉,赵玉杰,朱镇强,连万里,李永涛. 2018

[9]黔西南三叠统渗育型水稻土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黄安林,傅国华,秦松,范成五,刘桂华. 2020

[10]成都平原北部水稻土重金属含量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喻华,冯文强,王正银,涂仕华. 2013

[11]湘潭市郊响水乡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空间分析. 罗尊长,肖小平,余崇祥,洪曦,孙耿. 2014

[12]城市郊区水稻土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与评价——以湘潭市郊响水乡为例. 彭科林,周孟辉. 2008

[13]Cd~(2+)和Cu~(2+)对水稻土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吴春艳,陈义,闵航,水建国,王家玉. 2006

[14]生物炭对镉胁迫下烟草镉含量动态变化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齐绍武,淡俊豪,靳辉勇,朱益,和七红. 2018

[15]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有机—中性化修复技术试验. 李瑞美,方玲,王果,张潮海,华村章. 2004

[16]使用FIAstar 5000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土壤中有效硅. 吴彩霞,张洪荣. 2010

[17]等离子光谱法测定硅肥中有效硅含量. 王明锐,姚晶晶,陶宁丽. 2015

[18]湖北省土壤有效硅含量分布. 李家书,谢振翅,胡定金,吕忠贵,王富华,杨维举. 1997

[19]山东省土壤有效硅含量及分布. 泉维洁,邹强,杜春祥,张翠珍,邵长泉,孟凯,刘光栋. 1999

[20]海南农田土壤中硅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 张冬明,肖彤斌,符传良,张文,吴宇佳,谢良商.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