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丹’牡丹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的优化和再生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蓉

作者: 刘蓉;慈惠婷;任秀霞;高洁;王顺利;张秀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牡丹;幼胚;愈伤诱导;褐化;离体;再生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0513-353X

年卷期: 2022 年 01 期

页码: 166-1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凤丹’牡丹的幼胚为材料,从取样时期、切割接种方式、基本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选择等方面进行再生体系优化。结果表明:授粉后60 d为‘凤丹’牡丹幼胚诱导愈伤的最佳取材时期;完全破碎切割成幼胚薄片比完整胚、1/2胚和1/4胚更容易获得高质量的愈伤组织,且褐化率较低;MS基本培养基添加0.162μmol·L~(-1) H_2O_2可提高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但会增加褐化率,而在WPM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H_2O_2,对愈伤诱导率和褐化率的影响不大;WPM基本培养基比MS更适于‘凤丹’牡丹幼胚再生;WPM+2.5 mg·L~(-1) 2,4-D+0.1 mg·L~(-1) 6-BA是诱导愈伤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诱导率可达93.33%;不定芽和不定根诱导的最佳组合分别为WPM+30 g·L~(-1)蔗糖+3 g·L~(-1)植物凝胶+0.5 mg·L~(-1) 6-BA+0.5 mg·L~(-1) GA_3和1/2 WPM+30 g·L~(-1)蔗糖+2.5 g·L~(-1)植物凝胶+2 mg·L~(-1) IBA+1 mg·L~(-1) IAA。

分类号: S685.11

  • 相关文献

[1]我国牡丹组培快繁研究进展. 李青. 2015

[2]我国牡丹组培快繁研究进展. 李青. 2014

[3]影响甘啤5号大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因素研究. 张正英,李静雯. 2018

[4]优良大麦品种花30幼胚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高润红,杜志钊,郭桂梅,邹磊,何婷,陈志伟,李梁,陆瑞菊,黄剑华. 2012

[5]小麦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效果研究. 李根英,黄承彦,隋新霞,何中虎,孙其信,夏先春. 2006

[6]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培养特性. 郭新梅,张晓东,韩立新,陈耀锋. 2007

[7]啤酒大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高效再生. 李静雯,张正英,李淑洁,赵丽娟. 2009

[8]牡丹组织培养若干影响因子研究. 殷丽青,王新其,胡永红,刘炤,李秀芬,张建军. 2012

[9]小麦细胞工程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 叶兴国,林志珊,杜丽璞,徐惠君,殷桂香,王美蛟,陶丽莉,张悦,魏亦勤,任贤,韩晓峰,孙伟珊,马员春,徐琼芳,辛志勇. 2009

[10]鸭茅成熟种子愈伤组织诱导影响因素. 许蕾,韩佳婷,冯光燕,刘亚男,黄琳凯,张新全. 2020

[11]紫花苜蓿子叶的高频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徐博,任伟,王英哲,孙启忠,郭玮,娄玉洁. 2015

[12]黄瓜离体子叶再生体系的建立. 刘玉霞,叶德友,欧巧明,李敏权. 2014

[13]樱桃离体叶片高效再生的影响因素. 黄文江,刘庆忠,孙清荣,赵红军. 2006

[14]草莓主栽品种丰香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研究. 孙崇波,谢鸣,蒋桂华,张慧琴,黄普乐. 2003

[15]紫花苜蓿基因转化组织再生过程中褐化因素的分析. 李云霞,马晖玲,成慧. 2010

[16]建立玉米幼胚高效再生体系的研究. 李金红,霍岩,付莉,陶承光,史振声. 2017

[17]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胚愈伤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吴红,谢树章,林清,雷开荣,邱正高,张亚勤,王楠,周幼昆. 2012

[18]大麦单株小孢子植株再生及胁迫培养研究. 郭桂梅,何婷,刘成洪,高润红,陈志伟. 2015

[19]宁夏枸杞新优品系花药愈伤诱导的影响因素. 张波,曹有龙,付海辉,罗青. 2012

[20]高粱幼嫩叶段愈伤诱导与植株再生. 郝艳芳,王良群,刘勇,张微,杨伟,白鸿雁,武擘.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