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白浆土土壤养分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囡囡

作者: 王囡囡;朱凤莉;张春峰;贾会彬;朱宝国;孟庆英;宋英博;李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浆土;秸秆还田;土壤养分含量;大豆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16 年 01 期

页码: 94-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确定秸秆还田方式对白浆土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了普通翻耕的对照处理以及秸秆覆盖还田、心土还田和秸秆焚烧的3种还田方式。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耕层部分(0~20 cm),普通翻耕处理区土壤氮素和有机质含量测定值最低,而土壤磷素和钾素含量最高;在白浆层(20~40 cm),秸秆心土还田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全氮、有效磷、全磷和有机质含量最高;在淀积层(40~60 cm),不同秸秆还田方式,氮素、磷素和有机质含量变化差异较小,钾素表现为土壤下层含量比表层高。两年的数据显示秸秆心土还田处理大豆产量最高,说明秸秆心土还田对土壤地力提升效果明显,利于大豆增产。

分类号: S158`S565.1

  • 相关文献

[1]白浆土机械改良对土壤微生物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孟庆英,贾会彬,张春峰,于忠和,朱宝国,王囡囡. 2012

[2]长期免耕秸秆还田对寒地土壤有机碳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蔡丽君,张敬涛,刘婧琦,盖志佳,郭震华,赵桂范. 2021

[3]秸秆还田及氮肥调控对不同肥力白浆土氮素及水稻产量影响. 王秋菊,刘峰,迟凤琴,焦峰,张春峰,姜辉,李鹏绯,朱宝国. 2019

[4]秸秆还田及氮肥调控对不同肥力白浆土氮素及水稻产量影响. 王秋菊,刘峰,迟凤琴,焦峰,张春峰,姜辉,李鹏绯,朱宝国. 2019

[5]秸秆还田对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王永茂. 1996

[6]长期秸秆还田对白浆土物理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王秋菊,常本超,张劲松,韩东来,隋玉刚,陈海龙,杨兴玉,王雪冬,焦峰,新家宪,刘峰. 2017

[7]草甸白浆土稻秆氮利用效率及氮素调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王秋菊,焦峰,刘峰,迟凤琴,姜辉,李鹏绯. 2019

[8]辽西地区覆膜条件对不同土层土壤氮磷钾累积量的影响. 冯晨,孙占祥,王宝荣,郑家明,冯良山,张哲,白伟,杨宁,关连珠. 2018

[9]耕层重构后施肥量对棉田土壤养分残留及棉花养分吸收的影响. 杜海英,张谦,王燕,冯国艺,雷晓鹏,梁青龙,王树林. 2018

[10]羊粪堆肥提取液对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杜金伟,姜伟,付崇毅,白红梅,薛国萍. 2021

[11]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区工程迹地面积对其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刘彤,毛亮,庞晓攀,金少红,张静,郭正刚. 2017

[12]马铃薯淀粉加工汁水灌溉对土壤养分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何进勤,金建新,胡元峰,桂林国,冯付军. 2018

[13]长期秸秆还田培肥砂姜黑土的效应. 李录久,柳开瑜,胡永年,杨哲峰,徐志斌,苗春雷,肖凤体. 2001

[14]氮钾配施对生姜产量和砂姜黑土肥力的效应. 李录久,郭熙盛,陈防,高杰军,陈勇,丁楠,张琳. 2004

[15]砂姜黑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王道中,郭熙盛,何传龙,刘枫. 2007

[16]老挝主要旱作区表层土壤养分含量与肥力评价. 刘淑仪,刘斌,刘忠,黄雁飞,谢丽萍,唐其展. 2022

[17]基于ASI法的韭菜连作土壤养分含量及吸附特性分析. 王志刚,徐伟慧,郭天文. 2012

[18]豫南砂姜黑土水浇地不同产田土壤理化性状及其与作物产量的相关性. 李成玉,程思贤,马海彬,刘卫玲,张学林,刘天学,李潮海,赵亚丽. 2023

[19]青海省春油菜区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策略. 徐倩,宋佳,田汇,张洋,胥婷婷,张荣,左亚杰,马爱生,姚致远,高亚军. 2019

[20]施用棉秆炭对新疆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秦蓓,王雅琴,唐光木,刘会芳,徐万里.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