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多元复配除草剂对天敌昆虫赤眼蜂和七星瓢虫的急性毒性及初级风险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沈艳

作者: 沈艳;武健;黄学屏;韩云静;周凤艳;张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多元复配除草剂;赤眼蜂;瓢虫;急性毒性;初级风险评估

期刊名称: 农药

ISSN: 1006-0413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26-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明确5种多元复配除草剂38%丙草胺·氯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35%氟唑磺隆·异丙隆可分散油悬浮剂、42%双氟磺草胺·草甘膦可分散油悬浮剂、75%吡氟酰草胺·唑啉草酯·异丙隆水分散粒剂和35%二氯吡啶酸·氨氯吡啶酸·草除灵悬浮剂对天敌昆虫的安全性,分别开展了其对松毛虫赤眼蜂和七星瓢虫的急性毒性研究并评估其初级风险。[方法]采用指形管药膜法开展了天敌昆虫的急性毒性研究,并采用安全系数进行初级风险评估。[结果]上述5种除草剂对松毛虫赤眼蜂24 h-LR50分别为6.317×10-3、5.283×10-3、1.269×10-2、>9.000×10-2、>2.625×10-2mg a.i./cm~2,其中前3种除草剂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03、0.73、0.93,为中等风险性,后2种除草剂的安全系数均大于10,为低风险性。上述前2种除草剂对七星瓢虫羽化时的LR50分别为1.684×10-2、1.557×10-2mg a.i./cm~2,安全系数为2.75、2.11,为中等风险性;后3种除草剂对瓢虫羽化时LR50分别大于6.817×10-2、4.500×10-2、1.313×10-2mg a.i./cm~2,安全系数均大于5,为低风险性。[结论]38%丙草胺·氯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35%氟唑·异丙隆可分散油悬浮剂、42%双氟·草甘膦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天敌昆虫赤眼蜂和七星瓢虫有一定风险性,所以在杂草防除期间应与赤眼蜂释放期错开,同时避免在天敌昆虫繁育期使用。

分类号: TQ457

  • 相关文献

[1]三唑类杀菌剂对三种赤眼蜂成蜂的急性毒性及风险评估. 祝小祥,苍涛,王彦华,吴长兴,赵学平,王强. 2014

[2]新烟碱类和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对四种赤眼蜂成蜂急性毒性和安全性评价. 王彦华,俞瑞鲜,赵学平,安雪花,陈丽萍,吴长兴,王强. 2012

[3]手性氟虫腈对意大利蜜蜂和稻螟赤眼蜂的急性毒性及安全评价. 苍涛,王新全,王彦华,吴长兴,吴声敢,陈丽萍,俞瑞鲜,赵学平. 2012

[4]4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拟澳洲赤眼蜂成蜂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性评价. 毛连纲,贾伟,张兰,张燕宁,蒋红云. 2017

[5]山西省瓢虫名录. 冀卫荣,刘贤谦,师光禄,赵振跃. 1999

[6]植物源杀虫剂对棉花苗蚜防治效果比较. 张谦,祁虹,王燕,冯国艺,林永增,梁青龙,雷晓鹏,王树林. 2020

[7]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农田及沙漠-农田交错带瓢虫的发生规律. 苏杰,李金花,李婷,韩国栋,许照强,李兴龙,张建萍. 2018

[8]2018-2020年河北省衡水地区瓢虫等天敌数据集. 何晓庆,方美娟,刘冬,王志杰,王玉波. 2022

[9]3种药剂对大豆蚜的防治效果及其天敌瓢虫的安全性. 王春,王芊. 2012

[10]海南岛椰园捕食性瓢虫种类调查. 彭正强,金启安,刘奎. 2002

[11]瓢虫交配行为的研究进展. 杨洪,申智慧,张帆,廖启荣. 2012

[12]茶蚜在不同茶树上空间格局及瓢虫数量差异. 黎健龙,黎秀娣,陈旭飞,唐颢,周波,唐劲驰. 2011

[13]四川烟区烟蚜天敌资源与分布调查. 王勇,刘虹伶,戢沛城,龚一耘,袁灿,周肆维,李斌,王剑,刘东阳,吴福如,曾庆兵. 2016

[14]瓢虫滞育的研究进展. 张礼生,陈红印,李玉艳,张洁. 2011

[15]瓢虫的集团内捕食作用. 王倩,陆宴辉,徐建祥. 2014

[16]3种常见瓢虫之间的集团内捕食作用. 王倩,陆宴辉,徐建祥. 2013

[17]苹果园自然生草对苹果黄蚜及其天敌的影响. 许长新,张金平,郝宝锋,于丽辰,贺丽敏,焦蕊. 2009

[18]释放天敌瓢虫和施用化学农药吡虫啉对麦田蚜虫的控制效果评价. 吴岷,武吉兆,万方浩. 2006

[19]茶蚜(Toxopteraaurantii(Boyer))蜜露分泌节律及对多种天敌的引诱效应. 韩宝瑜,周成松. 2007

[20]多异瓢虫对核桃黑斑蚜的捕食作用. 王巧,杨龙,潘云飞,李海强,陆宴辉.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