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物分子诱变培育小麦突变新类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宏纪
作者: 张宏纪;王广金;孙岩;黄景华;刁艳玲;郭强;尹静;孙光祖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γ辐照的外源DNA;生物分子诱变;变异类型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06 年 20 卷 04 期
页码: 277-2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γ射线照射过的供体宁7840的DNA导入受体91B569,经温室加代和系谱法种植,在后代中获得6种类型的突变系:生育延迟型、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改变型、抗病型、矮秆型、丰产型和品质改善型。与供体和受体相比,每个突变系可具有2个以上的变异。突变系的醇溶蛋白电泳图谱具有丰富的变异,与受体的电泳图谱差异较小,而与供体的电泳图谱差异较大。表明在导入经γ射线照射外源DNA后,后代显示的分子诱变效应大于基因转移效应。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大赖草DNA导入小麦获得大穗品系的农艺性状和贮藏蛋白研究. 张茂银,刘云英,杨克锐,顾爱星,王子霞,海热古力,杨松杰. 2000
[2]贵州野生茶树资源及地方品种变异类型的保护与利用. 陈正武,刘红梅,曹雨. 2009
[3]青海西宁地区四翅滨藜的物候特点及种内变异情况探讨. 郑淑霞,马玉林. 2003
[4]云南地方稻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类型与地理生态差异(英文). 曾亚文,刘家富,汪禄祥,杜娟,普晓英,杨树明,张洪亮. 2006
[5]欧洲原始野生甘蓝的收集引进及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 许鲲,伍晓明,陆光远,陈碧云,高桂珍. 2009
[6]陆地棉表型性状的诱变效果评估. 贾银华,潘兆娥,何守朴,王立如,庞保印,杜雄明. 2012
[7]应用VerticalPAGE对牛皮蝇三龄幼虫及其变异类型血淋巴蛋白质的分析比较. 黄守云. 1988
[8]肉苁蓉种内变异的AFLP标记研究. 甘晓燕,李苗,马洪爱,宋玉霞. 2011
[9]扶芳藤种质资源及变异研究. 潘青华,宋婉,鲁韧强,续九如. 2004
[10]棉花γ射线诱变后代选择效果的潜力评估. 孙君灵,周忠丽,贾银华,潘兆娥,庞保印,杜雄明. 2007
[11]宁夏杂草稻农艺性状的鉴定评价. 孙建昌,王学龙,马静,王兴盛,杨生龙. 2014
[12]紫花苜蓿的航天诱变. 杨红善,常根柱,包文生. 2013
[13]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210育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张立平,赵昌平,单福华,张风廷,叶志杰. 2007
[14]小麦抗赤霉病性的生化研究及其机制的探讨. 王雅平,吴兆苏,刘伊强. 1994
[15]高粱DNA导入小麦后代的和面仪曲线变化. 王晓娟,李兴林,倪建福,王亚馥. 2000
[16]不同水分条件对小麦-玉米两熟制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武继承,杨永辉,郑惠玲,何方. 2010
[17]小麦Q型、AL型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力的比较研究. 田笑明,吴玉珍,穆培源,韩新年,张吉贞. 1998
[18]超高产小麦品种太原768的选育推广. 何卫家. 1996
[19]不同施氮条件下镇麦168籽粒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蔡金华,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温明星. 2014
[20]蚜粉克星防治小麦穗蚜兼治白粉病的试验. 赵桂东,李茹,周玉梅,朱海波.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蔗鸭共生对甘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马文清;郭强;黎正英;闭德金;吴琴斯;唐利球;秦昌鲜
关键词:蔗鸭共生;细菌;真菌;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
-
不同盐胁迫下甘蔗生长及生理代谢响应
作者:韦江璐;林晖翔;闭德金;郭强;彭崇;唐利球;何洪良;马文清
关键词:甘蔗;钠盐;钙盐;生理响应
-
中强筋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龙辐麦8171
作者:杨淑萍;刘文林;孙岩;唐婧泉;李禹尧;张睿;张宏纪
关键词:
-
甘蔗优良品系对黑穗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作者:郭强;张木清;黎正英;唐利球;秦昌鲜;蒋洪涛;马文清
关键词:甘蔗;优良品系;黑穗病;抗性
-
强筋小麦新品种龙辐麦7166
作者:唐婧泉;刘文林;孙岩;杨淑萍;李禹尧;张宏纪
关键词:小麦;高产;龙辐麦7166;新品种;诱变育种
-
不同基因型玉米杂交种选育二环系的效果研究
作者:崔婧婧;于玲玲;郭强;张全国
关键词:不同种类玉米;二环系;产量;抗性
-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141份中蔗优良品系资源
作者:郭强;江清梅;何洪良;黎正英;梁永检;秦昌鲜;唐利球
关键词:甘蔗;种质资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