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代连栽对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的Meta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俊峰

作者: 崔俊峰;唐健;郭丽梅;王会利;石媛媛;宋贤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Meta分析

期刊名称: 农业研究与应用

ISSN: 2095-0764

年卷期: 2022 年 35 卷 003 期

页码: 73-80

摘要: 为了系统评价连栽对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检索了CNKI、万方数据库,搜集相关研究,以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加权均数差为效应量,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对照林分的差异逐渐减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对照林分的差异逐渐减小,多代连栽对桉树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表土层.今后在桉树人工林营林实践中应注重对一代、二代和三代桉树人工林的表层土壤的有机质补充,以维持桉树人工林地力和桉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S714.8

  • 相关文献

[1]广西不同龄级桉树人工林植被与土壤特征及相关分析. 兰秀,刘永贤,宋同清,陈海生,曾馥平. 2022

[2]Meta分析在采伐对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浓度影响中的应用. 李孟帆,王靖靖,王静,郭丁,傅华,侯扶江. 2019

[3]生物质炭对设施大棚土壤性质与果蔬产量影响的整合分析. 肖婧,王传杰,黄敏,孙楠,张文菊,徐明岗. 2018

[4]保护性耕作模式对黑土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的影响. 吕贻忠,廉晓娟,赵红,刘武仁. 2010

[5]长期施肥下黄壤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演变特征. 王小利,周志刚,郭振,段建军,张雅蓉,李渝,蒋太明. 2017

[6]玉米秸秆覆盖与深翻两种还田方式对黑土有机碳固持的影响. 梁尧,蔡红光,杨丽,程松,张水梅,袁静超,刘剑钊,刘松涛,任军. 2021

[7]天津污灌区菜地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重金属含量特征. 王润珑,徐应明,王农,孙约兵. 2018

[8]深松和秸秆还田对旋耕农田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影响. 田慎重,张玉凤,边文范,董亮,Jiafa Luo,郭洪海. 2020

[9]黑土长缓坡地形与横垄对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异的交互作用. 李雪亮,张晴雯,李孟妮,石玉龙,于博威,荆雪锴,蒋嫄可,刘国成. 2024

[10]秸秆还田提高水稻-油菜轮作土壤固氮能力及作物产量. 张丹,付斌,胡万里,翟丽梅,刘宏斌,陈安强,盖霞普,张亦涛,刘剑,王洪媛. 2017

[11]绿肥还土对红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王义祥,王峰,叶菁,林怡,翁伯琦. 2019

[12]免耕覆膜增加中度盐碱土团聚体有机碳和微生物多样性. 卢闯,张宏媛,刘娜,张晓丽,逄焕成,李玉义. 2019

[13]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李双翼,侯淑艳,窦森,高洪军,董炜华. 2024

[14]我国人工草地碳储量研究进展. 田福平,时永杰,胡宇,陈子萱,路远,张小甫,李润林. 2012

[15]不同经营年限对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王义祥,叶菁,王成己,翁伯琦,黄毅斌. 2014

[16]东北三省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模拟研究. 邱建军,王立刚,唐华俊,李红,Changsheng Li. 2004

[17]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 李新华,郭洪海,朱振林,董红云,杨丽萍,张锡金. 2016

[18]不同树龄库尔勒香梨园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刘维佳,李疆,时坤,孙巧奇,谢辉. 2012

[19]长期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的作用. 李景,吴会军,武雪萍,蔡典雄,姚宇卿,吕军杰,郑凯,刘志平. 2015

[20]秸秆颗粒化高量还田快速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小麦玉米产量. 丛萍,李玉义,高志娟,王婧,张莉,逄焕成.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