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棉铃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抗性适应的模拟模型(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茹李军

作者: 赵建周;芮昌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铃虫;转Bt基因;抗虫棉;抗性;模型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02 年 45 卷 02 期

页码: 153-1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对华北地区耕作制度和生态系统的了解 ,在充分考虑种群遗传学、生物学和人为操纵因子等三大因素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个预测棉铃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抗性适应的模拟模型。在华北地区典型的耕作制度下 ,如果所有棉田均为Bt棉 ,则Bt棉的预期寿命为 7年 ;如果只有春播棉为Bt棉 (约占棉田总面积的 70 % ) ,则其寿命为 10年。模型的灵敏度分析表明 ,Bt棉的使用寿命随抗性基因的显性度、初始抗性频率、Bt棉所占比例等因素的增长而迅速缩短。当Bt棉表达的杀虫蛋白量恰好全部杀死敏感基因型 (GSGS)个体时 ,Bt棉的预期寿命最短。由于国外采用的“高剂量 庇护所”抗性治理策略不适用于棉铃虫及华北棉区的耕作制度 ,我国需要加强对其它抗性治理措施 (如转双基因抗虫棉 )的研究与应用。

分类号: S435.622.3

  • 相关文献

[1]转Bt基因抗虫棉的研究进展. 高丽洁,薛亚杰,杨正书,李玲. 2000

[2]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苏杂208对棉铃虫的抗性鉴定. 刘剑光,肖松华,赵君,吴巧娟,徐剑文. 2015

[3]转BT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冀丰4号. 李妙,马铭泽,王国印,万艳霞,赵红霞,朱继杰,王士杰. 2011

[4]金标Bt-CryIAb/Ac试纸条定性检测转Bt基因棉花的方法研究. 聂新辉,尤春源,陈惠瑜,孔杰,雷江荣,冯国礼,吕军. 2013

[5]转Bt基因抗虫棉33B的氮素代谢特征. 徐立华,李国锋,杨长琴,杨德银. 2005

[6]害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的抗性及对策. . 2000

[7]双价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性测定. 张学坤,周玉,张传云,王胜利,王留明. 2000

[8]抗虫棉对棉铃虫及天敌影响的研究进展. 房慧勇,马慧乾,郑丙占,李志和. 2005

[9]新疆转基因抗虫棉种植意向调查及建议. 李雪源,龚照龙,王俊铎,郑巨云,艾先涛,梁亚军,吐逊江,多力坤,莫明,郭江平. 2014

[10]取食Bt蛋白对棉铃虫和斜纹夜蛾幼虫爬行能力的影响. 王桂花,赵庆杰,吕宝乾,温海波,金启安,彭正强,易克贤,章程辉. 2014

[11]2013年冀鲁豫Bt棉田对棉铃虫抗性及黄萎病发生情况监测. 吕丽敏,张帅,王春义,雒珺瑜,崔金杰. 2014

[12]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抗虫性研究. 白素芬,牛永章,张原根,郭宝德,黄穗兰. 2001

[13]棉商蝽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何晓庆,刘冬. 2009

[14]三代棉铃虫在转基因抗虫棉与非抗虫棉上的产卵规律. 狄佳春,许乃银,陈旭升,吴巧娟,肖松华,刘剑光,殷剑美. 2007

[15]抗虫棉对长江棉区棉田昆虫种群演变的影响. 章东方,陈锦绣,张平,程福如,唐青松. 2001

[16]江苏沿海地区Bt棉主栽品种的性状评价. 徐文华,王永山,王义成,宋贤利,杨本国. 2003

[17]转基因棉花品系对棉铃虫抗性的研究. 曹桂艳,刘艳珍. 2001

[18]江苏盐城农区4个Bt棉品种的抗性与生育特性. 钱泽岭,严克华,卢珊,单晓林,曹琴. 2004

[19]盐城棉区棉铃虫田间种群对Bt蛋白的抗性基因频率. 刘标,方志翔,郑央萍,徐文华. 2014

[20]棉铃虫对不同Bt蛋白的抗性及交互抗性研究. 张丹丹,王泽宇,陈琳,李国平,梁革梅.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