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和吕梁山区大豆生态型间差异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任小俊

作者: 任小俊;马俊奎;史宏;王勇;赵晶芸;刘学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生态型;太行山;吕梁山;平川旱地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07 年 35 卷 06 期

页码: 79-8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选择山西省西部吕梁山和东部太行山区及二者过渡带平川盆地农家大豆资源50份进行了生态型间差异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吕梁山旱地大豆生态型以高度抗旱类型为主;子粒椭圆和扁圆粒型居多数,小粒型为主;种皮黄色为主,保持一定比率种皮深色类型;开花迟,开花时期平均48.2 d,生育期149.0 d;紫花,无限结荚型;株高99.3 cm,分枝数5.8个,半匍匐型。太行山旱地大豆生态型以中高抗旱类型较多;子粒圆粒中大粒居多数;种皮青色或黄色;开花迟,开花时期平均25.9 d,生育期平均135.6 d;白花,无限结荚为主;株高71.0 cm,分枝数4.4个,半直立型。平川旱地大豆生态型以中大圆粒居多,种皮黄色,开花早,开花时期平均33.7 d,生育期128.9 d,白花,亚有限与无限结荚习性兼有,株高58.2 cm,分枝数2.7个,直立型。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上海地方大豆品种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鉴定评价. 宋荣浩,朱丽华,顾卫红,杨红娟,马坤,智海剑,单志慧. 2014

[2]干旱胁迫对不同生态型大豆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王燕平,王晓梅,侯国强,孙晓环,白艳凤,齐玉鑫,宗春美,徐德海,任海祥. 2014

[3]不同生态型大豆杂种后代早熟高产性研究. 尚春树,石冰,程舜华. 1992

[4]试论大豆光周期育种. 张桂茹,赵政文,程舜华. 1990

[5]吕梁山红枣产业发展的宏观视角分析. 殷海善,贺润平,孟志兴. 2016

[6]吕梁山区道地药材种植现状调研报告. 田洪岭,郭淑红,许陶瑜,吴昌娟,郝耀鹏,聂瀚林. 2014

[7]山西管涔山林区传统食用菌红水皮的DNA分子鉴定. 刘虹,董淑英,许晶,李素玲. 2018

[8]山西吕梁山大红菇的学名考证. 刘虹,王华,李素玲,许晶,杨杰. 2019

[9]山西太行山产区果树适用新品和. 戴桂林,赵旗峰,周旭凌,蔚露,牛自勉. 2014

[10]太行山区常见绿化树种叶片水分组成与耐旱性的相关性分析. 胡亦民,孟建朝. 2011

[11]自然降水与太行山区玉米单产形成的关系——以武安市为例. 刘猛,蒲娜娜,李烁,夏雪岩,崔纪菡,刘斐,张德荣,李顺国. 2017

[12]太行山(南部)大型真菌资源调查. 王云,杨晋明,刘宏伟,孟丽君,黄静. 2007

[13]山西省太行山区“晋扁系列”扁桃产业的发展前景. 刘丽,何勇,王占和,田建保. 2010

[14]太行山绿色食品鲜食葡萄基地评价. 杜纪壮,石海强,尼群周. 2003

[15]太行山片麻岩山区造地边坡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特性的演变. 刘洋,侯占山,赵爽,齐国辉,张雪梅,郭素萍. 2018

[16]河北省太行山区苹果生产气象条件评析. 杜纪壮,秦立者,李学华. 2007

[17]贵州野生茶树资源的地理分布与生态型. 田永辉,梁远发,鄢东海,罗显扬,周国兰. 2008

[18]油菜生态型雄性不育材料H90S温光特性研究. 王华,汤晓华,李厚英,赵继献. 2003

[19]贵州野生茶树资源的地理分布与生态型. 田永辉,梁远发,鄢东海,罗显扬,周国兰. 2008

[20]油菜生态型胞核不育系H90S的应用研究. 王华,汤晓华,赵继献.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